私募“含权”产品,成上市公司新宠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6320阅读 2025-11-17 02:44

Ai快讯 上市公司投资含权类私募基金产品的现象愈发普遍。截至11月12日,年内有10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披露投资私募证券基金情况,认购总金额超8亿元。从产品策略看,主观和量化私募旗下含权类产品受青睐。

近日,和顺石油发布公告,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截至9月30日,该公司持有大华永泰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995.9万元。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买入私募基金产品。截至11月12日,永吉股份、迪阿股份、创新新材等9家上市公司公告认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认购总金额达8.18亿元。

上市公司理财偏好“含权”产品。今年,永吉股份、创新新材等选择主观股票策略私募旗下产品,如源峰裕利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D期、山楂树甄琢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迪阿股份、台基股份等申购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包括世纪前沿瑞享1号量化对冲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砚博乘风量化1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盛冠达专享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今年权益市场机会多,私募产品业绩好,投资者对含权类产品兴趣增加。10月,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94只,较去年10月的325只同比增幅205.85%。分策略看,股票策略是备案主力,10月有679只相关私募产品完成备案,占比68.31%;多资产策略新备案产品122只,占比12.27%;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策略私募新备案产品数量均低于100只。

某百亿级私募新募集资金超100亿元,渠道发行火热的主要是小市值指数增强、量化选股等多头策略产品。

私募对后市预期积极。紫阁投资表示,实体经济企稳回升,政策积极,科技企业发展,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为后市提供支撑。星石投资称,当前市场风险溢价处于历史中位,权益资产估值合理,政策带动经济企稳,企业盈利底部确认,市场有望由估值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上行空间将打开。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百亿级私募仓位大多在七成以上,部分老牌百亿级私募仓位超九成。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