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进入11月份,A股市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实践热度持续。截至11月20日,有36家公司首次披露或更新修订公司ESG管理制度,涉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金融、消费等多个行业。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5年)》显示,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上市公司认识到ESG不仅是应对外部监管要求,更是构建企业长期韧性、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战略支撑。
A股上市公司ESG实践深度与广度提升,是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与企业觉醒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中国特色绿色治理标准体系逐步构建,ESG将成为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四张报表”,为资本市场提供价值判断维度,推动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共同富裕等领域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ESG实践呈现多领域发展态势,覆盖行业和企业类型增加,实践深度从零散举措向制度化、数字化、价值化深化。
从覆盖范围看,ESG实践已涵盖全行业,大中小企业共同参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9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2462家A股上市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整体发布率较上年提高5.72个百分点。其中,A+H股公司发布率达100%,沪深300指数成分公司发布率达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采矿业发布率超70%。
在实践深度上,A股公司ESG主动布局意识增强,从制度化体系构建、数字化能力提升、价值化效应释放三个维度推动升级转型。
制度方面,更多A股公司将ESG理念融入战略顶层设计,建立三级治理架构,明确管理部门职责与考核机制。2025年,185家A股公司披露ESG管理制度,推动ESG治理标准化。
数字化方面,A股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碳排放核算、供应链ESG风险监测、社会责任项目成效追踪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提高管理精准度与效率,为信息披露提供技术支持。例如,10月30日,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明确承担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职责,开发并改进相关系统。
价值化方面,ESG成为连接企业与资本的纽带,价值创造效应显现。随着ESG投资理念普及,资本市场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ESG表现成为资金配置考量因素。截至目前,A股市场有500条ESG相关指数,455条指数年内上涨。
随着良性循环效果显现,预计未来中国ESG参与主体将增加。更多上市公司会将ESG纳入战略规划,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融资,带动产业链企业关注ESG投资。个人投资者参与ESG投资的热情与比例也将上升。
A股上市公司积极实践ESG,得益于政策、资本、中介机构等构建的良好市场生态。近年来,ESG相关政策体系完善,资本端激励机制形成,为企业实践提供支撑。
政策端“硬约束”与“软引导”结合,为ESG发展指明方向。2025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志ESG信息披露上升到规章约束层面。多地政策将ESG表现与绿色信贷、财政补贴等挂钩,激发企业参与热情。
资本端“用脚投票”推动ESG发展,绿色金融工具丰富创新,为企业ESG实践提供资金保障。今年以来,316只绿色债券发行上市,发行规模达2567.41亿元,发行数量及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2.48%和20.83%。
中介机构专业服务完善了ESG生态。ESG投资理念深入人心,投资机构将ESG因素融入投研决策与产品创新。ESG评级体系趋于理性规范,围绕ESG的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数据与技术解决方案市场发展,形成专业服务链条。
立足ESG实践发展趋势与中国实际,未来中国ESG实践将呈现三大方向:产品创新从单一工具升级为场景化解决方案,碳金融衍生品增加,技术整合型ETF成为主流;市场参与从机构主导转向全民普惠,“ESG+养老”等普惠型产品扩大覆盖面;产业赋能深度对接实体经济,通过绿色技术赋能等推动“新三样”产业链绿色转型。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