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M需求旺供应链热,中科曙光引领存储标准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265阅读 2025-11-21 13:18

Ai快讯 2025年数据存储产业大会期间,中科曙光(603019.SH)存储事业部副总裁张新凤接受采访。AI对HBM需求激增,引发供应链连锁反应,存储产业迎来洗牌。发展空间大、利润高的HBM等方向挤占传统存储介质产能,且国内外存储介质厂商数量有限。存储价格上涨,部分经销商利用信息不对称抬高报价。

张新凤称,存储系统生产厂商和供应商面临挑战。存储系统纯硬件成本超70%为存储相关介质,内存、SSD、HDD涨幅达50%甚至1 - 2倍,给产业后续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中科曙光预判,未来消费者产品和企业级存储投资成本将持续上涨。

在此背景下,行业寻求更好的存储解决方案,关键在于标准制定。19日,中科曙光接棒华为出任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数据存储专业委员会当值会长,专委会发起编写AI存储标准,联合牵头成立Future Storage工作组。

专委会从事数据存储专业领域技术及标准研究、试验检测。曙光存储作为当值会长单位和工作组核心发起方,聚焦“AI数据语义”,推动面向大模型训练的存储架构、接口协议与性能评测标准制定。工作组以“AI推理存储加速”为首个攻坚专题,突破KV Cache优化、存算网协同等关键技术,构建自主技术框架与测试规范。

未来标准落地围绕AI展开,如智算中心存力和算力配比原则、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底层存力平台建设的标准。未来一年,曙光存储将围绕引导存储产业政策落地、提升重点应用领域、打造健康发展存储产业生态、让存储标准先行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曙光存储总裁何振表示,上述工作将减少企业研发重复投入,提高国家在存储领域的话语权。中国存储在性能、成本和能效方面已赶上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将借助工作组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打磨产品。

曙光存储已连续两年国内AI存储市场份额第一。在具身智能领域,其研发的ParaStor分布式全闪存储可提供超500GB/s聚合带宽,满足多模态数据实时处理需求,与智元机器人有合作。

曙光存储副总裁郭照斌提出两点架构思路:一是在存储端用超级隧道技术,联合无锁化、无竞争化发挥硬件机械性能,保证存储端不成为性能瓶颈;二是做离CPU、GPU最近的存储,在CPU和GPU端加入存储钩子,结合应用满足不同应用对存储性能的诉求。

历经几十年发展,集中式存储稳定可靠获业内共识。面向AI领域,数据处理流程需多协议访问、热温冷数据分层管理,分布式存储是更灵活、投资收益比更好的选择。集中式存储增长未放缓,分布式存储增速较高。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