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徐酒眠
上市4年对,康桥悦生活(02205.HK)当初IPO募集的6.29亿港元还有差不多一半没有动用。11月18日,其宣布变更所得款项用途,对未动用款项约3.105亿港元进行重新规划。
在最新规划中,康桥悦生活将原本用于收购和规模扩张的资金剩余资金重新分配给了“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目的”。
在物业行业整体遭遇挑战的背景下,康桥悦生活这一资金调配举措,折射出物管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但放弃收并购,康桥悦生活将向何处寻找新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2021年7月16日,康桥悦生活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1.75亿股,每股定价3.68港元,募集资金约6.44亿港元。
彼时,康桥悦生活雄心勃勃地规划将募资总额的65%(约4.08亿港元)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试图通过外延式扩张快速做大规模。
上市后两个月,康桥悦生活就迅速开启了收购之路——以1.64亿元收购西安立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这笔收购给其带来了8个在管项目、约180.42万平方米在管面积。
不久后,康桥悦生活又下了第二单——斥资2460万元收购鼎峰物业51%股权,后者当时管理项目20余个,合约面积近400万平方米。
然而,正是这笔看似不起眼的收购,为康桥悦生活后续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023年,鼎峰物业涉及的一份担保协议突然爆发,并直接导致康桥悦生活股票停牌近三个月。
简而言之,鼎峰物业涉及的“鼎峰-源轩担保”导致其银行账户约480万元被冻结。
尽管担保金额不大,但事件暴露出的内部控制问题引发市场广泛担忧。而康桥悦生活在调查中又发现了“鼎峰-平顶山担保”,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公司治理的疑虑。
受此影响,康桥悦生活的信用减值损失在2022年暴涨630%,净利润从2021年的8860万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6880万元,业绩承压明显。
最新的中期业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康桥悦生活实现营收约4.55亿元,同比减少6.58%;期内股东应占溢利3348.3万元,同比减少21.79%。
细分业务板块来看,物业管理服务贡献收入3.54亿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0.16亿元,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0.45亿元,城市服务成为少数亮点,上半年同比增长了7.3%达4020万元。
康桥悦生活面临的困境不仅限于收购暴雷。2024年以来,其接连遭遇多项挑战,包括核数师辞职、被银行起诉追讨6.08亿元赔偿、2亿元存款被银行提取后退回、市值大幅缩水沉入“仙股”……
从上市初期的雄心勃勃,到如今的务实求稳,康桥悦生活的战略转变反映了中型物企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无奈与自保。
在物业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的新阶段,康桥悦生活能否凭借业务结构调整与内部管理优化走出困境,仍有待时间检验。
相关标签:
物业K线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