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芬退场,本土内衣品牌接棒主舞台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4995阅读 2025-11-28 21:40

Ai快讯 11月21日,德国内衣品牌黛安芬(Triumph)集团中国子公司发布公告,自2025年12月31日起正式结束在中国大陆的运营。下月起,其线上与线下渠道将陆续收尾。

公告明确了售后终止的时间表:微信小程序最迟在12月10日24时停止售后;各线上平台包括淘宝、天猫旗舰店、天猫奥莱旗舰店、京东、拼多多、抖音、唯品会等最迟在12月5日24时终止售后服务。实体渠道方面,黛安芬全国门店也将陆续关闭,最迟营业至2025年12月31日22时。

11月25日下午,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黛安芬天猫旗舰店所有商品已全部下架,店铺粉丝保持在241万,京东平台上已无法搜索到“黛安芬”官方店铺。全国多座城市的黛安芬线下门店进入最后的清仓与撤柜周期,南京某商场黛安芬店员表示公司已不发货,最迟12月底撤柜,门店货品多已断码,现场优惠从全场8折到部分商品5折不等,北京地区多家黛安芬门店已相继关停,官方小程序显示,目前北京线下仅剩门头沟中骏世界城仍有专柜在营业。

黛安芬国际集团成立于1886年的德国,是全球知名的内衣制造商,旗下包括Triumph、Sloggi、Valisere等多个品牌,业务覆盖120多个国家,全球年营收一度超过25亿瑞士法郎。1992年起,黛安芬在中国先后成立海南优美内衣有限公司、盐城国际妇女时装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最早深度本土化生产的国际内衣品牌之一,也是最早将“钢圈内衣”体系化引入中国的品牌之一,定价在200至800元区间。21世纪初,黛安芬曾在中国30个城市举办过内衣时尚展,将“钢圈塑形”概念引入。其品牌门店数量在高峰期一度突破千家,今年11月,通过官方小程序可查到的全国门店数量已不足70家。

近年来,消费审美转向,“钢圈”从女性内衣的主流配置,逐渐变成非主要选择。艾媒咨询的调研显示,78.4%的消费者购买文胸时选择无钢圈款式。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无钢圈内衣市场占比已攀升至68%。

中国本土新锐品牌抓住风口,以Ubras、内外、蕉内为代表,抓住年轻消费者的新消费趋势,完成从“新品牌”到“主流品牌”的发展。天猫2025年“双11”数据显示,今年内衣销量榜前20中本土品牌占比高达90%。

2016年前后,消费者对内衣的需求从传统的聚拢、塑形,转向“舒适”,无钢圈、运动风、无尺码、功能性面料等成为关注点。CBNData数据显示,2016 - 2018年,无钢圈内衣市场连续增长,2017年增速接近50%。与此同时,本土新锐品牌迎来发展期,这些大多创立于2016年前后的公司,锁定电商内衣赛道前排。独立时尚咨询师分析,本土品牌捕捉到女性消费者痛点,例如Ubras推出“无尺码内衣”,蕉内用无感标签取代传统缝制标签。黛安芬虽试图推出无钢圈系列,但未改变消费者对其“钢圈品牌”的印象。

日本内衣巨头华歌尔在2024/25财年的总营收同比下滑7.1%,并关闭中国市场约一成门店,其财报显示核心产品女性内衣在主要国家的销售低迷。优他投资创始人指出,内衣行业呈现“本土品牌为主”规律,美国有维多利亚的秘密,日本有华歌尔,中国市场头部五大品牌的市场集中度仅6%,黛安芬、华歌尔市场份额不足1%。

当前,中国本土内衣品牌发展呈现不同轨迹。近五六年,新消费内衣品牌销售额增长,主战“无尺码内衣”赛道的Ubras 2024年销售额跃升至35亿元,蕉内2024年GMV接近70亿元,有棵树、菇娘家等新品牌不断出现。

另一方面,爱慕、都市丽人等传统内衣品牌面临营收下滑与利润下降压力。财报数据显示,爱慕股份上半年营收15.98亿元,同比下降2.91%,归母净利润1.06亿元,下滑幅度达31.4%;汇洁股份上半年营收微增1.37%至15.6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84%至1.2亿元;都市丽人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36亿元,同比下降5.19%,归母净利润5779.60万元,同比下降29.86%;安莉芳控股2025年上半年收入6.05亿港元,同比减少4.25%,亏损5795.9万港元。传统品牌存在客流下滑、门店结构调整周期拉长、供应链成本刚性等问题,产品语言、营销体系与新消费需求脱节。

分析机构认为,中国内衣市场呈现“战国时代”格局,传统品牌在研发、供应链和生产体系上有优势,但品牌调性固化、营销节奏滞后,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下降;新锐品牌在内容营销、社交平台渗透和渠道创新上有优势,但产品创新可持续性、品质稳定性和品牌壁垒建立面临考验,行业占有率仍集中在汇洁股份、安莉芳等传统头部品牌手中。

分析机构预测,到2026年中国内衣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5000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内衣相关企业数量接近30万家,创立5 - 10年的企业占比最高,为40.75%;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38.37%。2024年全年注册1.28万家相关企业,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0.95万家。中国女性内衣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品牌的市场集中度仅约6%,低于欧美20% - 50%的水平,各品牌提升份额需面对价格战、渠道战与供应链效率战。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