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2025年末,外资机构对中国科技股态度转变。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顶级投行近期密集发布报告,看多中国科技板块。同时,一批外资有限合伙人加速重返中国一级市场,聚焦科技赛道,资金配置潮兴起。
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6年展望报告,看好中国股市中长期配置价值。瑞银在11月发布的2026年展望中,将恒生科技指数目标位设定在7100点,较11月28日收盘价5599点高出近27%;将明晟(MSCI)中国指数的2026年年末目标设定为100点。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称,中国科技公司明年盈利增幅或达37%。
富达国际全球多元化资产投资主管表示,展望2026年,对中国股票市场更为乐观,尤其看好科技股板块。富达国际首席投资官指出,中国与美国技术差距缩小,估值低于全球同行。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票指数目标,将2026年12月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定为4840点,推荐超配高质量互联网和科技龙头股。摩根大通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为“超配”,认为明年大幅上涨可能性更高,预计MSCI(除日本)亚洲指数2026年可能上涨约15%。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境外资金流入中国股市规模达506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114亿美元。科技板块成为外资配置重点,截至2025年9月30日,电子行业陆股通持仓市值升至3915亿元,持股市值排名从第二季度的第三升至第二。外资对中国科技板块进行结构性布局,包括半导体、AI应用、通信设备等。
新能源领域受外资追捧,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宁德时代市值达2656.59亿元,较上季度增加超1000亿元。一位国际投资者称,外资机构今年开始关注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方向,增加了相关交流路演,青睐腾讯、阿里等互联网科技股。
从资金性质看,中长期的被动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除二级市场外,一级市场也很活跃。11月23日,新加坡丰隆星河与上海科创基金签署合作及投资意向协议,计划以5亿元布局中国科创板块。2025年四季度以来,源码资本、砺思资本等完成大额美元基金募集,布局中国硬科技赛道,康桥资本旗下瑞桥信贷二期美元基金完成5亿美元募集,聚焦医疗健康领域。
在具体投资方向上,AI成为外资布局中国的共识。砺思资本新设美元基金聚焦人工智能早期项目,源码资本提出“AI+”与“Global+”双主线策略。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表示,外资看好中国科技股是长期逻辑转变,核心逻辑是科技创新取得进展,特别是在AI大模型、芯片等领域实现突破,青睐芯片半导体、人形机器人、AI应用、智能电动车、新能源等领域。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高安婧称,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科技股评级,态度从“战术反弹”转向“战略重估”,基于中国科技创新突破和盈利复苏,看多结构性趋势。外资重点布局三类资产:科技成长股、高股息蓝筹、出海优势企业。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创新动能增强,外资增配中国科技股趋势有望延续,科技板块或将成为未来市场重要主线。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