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组队出战世乒赛,小球能否再转动大球?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南方都市报 9.3w阅读 2021-11-30 07:00

  再过几天,我们或许将见证中美选手并肩走上领奖台的一幕。

  11月21日,在国际乒联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晚宴上,两对中美跨国配对的混双球员亮相。在本届休斯敦世乒赛混双比赛的舞台,中国球员与美国球员将站在乒乓球台的同一端,联手为荣誉而战。

  中美球员在乒乓球桌上的梦幻联动,不觉叫人回想起1971年世乒赛,因为赛前一起偶然事件,“小球转动了大球”,中美关系自此开启了“破冰”进程。

  在“乒乓外交”半个世纪背景下的今天,小小的乒乓球,能否再度成为中美体育友好交流与发展的载体?

  01

  意外邂逅,开启中美“乒乓外交”佳话

  1971年4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在大赛期间,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中国队班车。当他发现一车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时,原本想转身下车,但班车已启动。科恩只好尴尬地面朝车门站立。

  中国队的所有队员也面面相觑。快到达目的地时,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三届世锦赛冠军庄则栋走向了这位美国同行,他通过翻译介绍自己,并将一条杭州织锦送给了科恩。

  当汽车行至体育馆,庄则栋和科恩一下子成为各国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球员和美国球员微笑着站在一起的照片,第二天就成了各大媒体刊登的爆炸性的新闻。

  借此机会,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这次意外的邂逅,拉开了中美“乒乓外交”的序幕。

  02

  中国球员教会美国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当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踏上中国土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正式到访的美国客人。以小小银球为媒,中美关系启动“破冰”进程。

  当时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友谊赛,考虑到美国选手的水平还比较低,中方特地安排了中美混合配对双打,以保证双方水平接近。

  如果说有一句话能代表那个时期的话,那一定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口号不仅响彻在北京,之后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美之行,中国运动员也把它带到美国底特律,不仅美国乒乓球选手,就连现场的美国安保人员都学会了。

  “小球转动了大球”,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打开了,并为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弹指一挥间,50年已过。5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了许多变化,而不变的,是两国乒乓球选手并肩作战的情谊。立足当下,“乒乓外交”的启迪意义依然散发着时代光芒。

  03

  跨国CP再现,“不懂球的胖子”给他们设定“小目标”

  来自中国的林高远与王曼昱,世界排名分别位列男单第5与女单第4。王曼昱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还获得了女团冠军。

  张安女单世界排名第35位,卡纳克男单世界排名第31位,虽说名次略逊中国搭档,参考美国乒乓球的整体水准,这样的成绩在本国亦属于高级别。

  不仅如此,他们都拥有众多乒乓粉丝,每次征战会受到极大的关注。这两对跨国CP在比赛中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专业观众、粉丝以及乒乓球爱好者也许期待不同。但比赛过程与场内外故事,一定精彩纷呈。

  林高远与张安的组合还有一个大大的优势——张安会说中文,两人可以无障碍地交流切磋战术。

  值得一提的是,张安这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选手,年龄只有25岁,却已连续参加了三届奥运会。2019年泛美乒乓球锦标赛上,她赢得了可能拿到的全部4项冠军。

  与这样一位美国“一号选手”搭档,林高远“高调”宣布,本届世乒赛混双的目标就是争冠军。

  促成本次中美混双配对的关键人物,就是被网友戏称为“不懂球的胖子”的刘国梁。

  身为WTT理事会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表示一直在思考“乒乓外交”50年后的今天,如何通过体育增进两国的友谊。

  本届世乒赛,中国乒协联合美国乒协向国际乒联提出这一建议,就是想让这几位原本就是朋友的运动员并肩上场,让两个国家的球迷们共同为他们欢呼和呐喊。

  刘国梁也给这两对跨国CP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和一个“大目标”:

  ——“小目标”,力争夺下混双冠军,在混双奖杯(赫·杜塞克杯)上刻下他们的名字;

  ——“大目标”,希望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为乒乓球在全世界的推广和发展作出贡献。

  04

  历经五十年,“乒乓小球”魅力不减

  像本届世乒赛上这样的跨国配对并不鲜见。

  早在1977年第34届世乒赛上,杨莹就和选手朴英玉合作拿到了女双冠军这枚金牌,让金牌数各记0.5枚。

  2013年韩国公开赛,中国男乒尝试了与韩国和法国选手配对双打,王皓、张继科、马龙和许昕分别搭档外国选手出战。

  跨国组合留下了不少值得回味的故事。2015年苏州世乒赛,马龙搭档德国球员波尔,两人被中国球迷戏称“马可波罗”组合。

  而许昕和韩国选手梁夏银搭档,一举拿下了当届世乒赛的混双冠军。

  2017年的杜塞尔多夫世乒赛,方博搭档德国的索尔加获得了混双季军,实现了德国队的一大突破。

  考据起来,正式比赛中“中美配对”并非首次。2015年香港青少年公开赛的跨国团体赛中,徐瑛彬与美国华裔选手刘玖祺便在男子少年组搭档,并在团体决赛中以3-1战胜了中国台北队。

  中国乒协是跨国组合的推动者。如刘国梁所说,跨国配对让球员们为了心中最高荣誉而战的同时,也会成为体育和文化交流的纽带,这正是“乒乓外交”最核心的意义。

  声音

  中美“乒乓外交2.0”来了?外交部:中美友好是任何政治障碍都阻挡不了的

  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有评论称本届世乒赛的安排是“乒乓外交2.0”,请问发言人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这对当前改善中美关系有何启示?

  赵立坚表示,中美再续“乒乓外交”佳话对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爱好者、体育界乃至支持中美友好的两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在当年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超越分歧、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艺术指引下,小球转动了大球,中美关系开启了正常化进程,这说明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是任何政治障碍都阻挡不了的。

  赵立坚说,刚才你提到“乒乓外交2.0”,这对美方一些人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那就是不能任由冷战思维主导今天的中美关系,不能再搞意识形态划线、集团对抗那一套。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需要顺应两国人民愿望,符合时代潮流的外交思维2.0,美方应把不打冷战的表态落到实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外孙:乒乓外交是促进国家间交流的典范

  在休斯敦世乒赛举行前夕,国际乒联联合中美两国乒乓球协会举行了“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外孙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在接受央视记者对话时表示,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给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是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群交流和团结的典范。

  考克斯说,尽管如今两国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但希望双方能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彼此共同关切的问题,强化共识,共同努力解决分歧。两国友好和合作对全世界有益。通过对话和互动,我们可以找到跨越不同分歧的方式。即使不能在所有问题上意见一致,至少能以诚恳的态度理解分歧、搁置分歧、强化共识,找到新的共识,为了更好的未来共同努力,不断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休斯敦世乒赛开幕式基辛格视频致辞: “乒乓外交”的两个细节令人难忘

  98岁的基辛格是与“乒乓外交”渊源极深的人物。23日休斯敦世乒赛开幕当晚,中美乒协联合举行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基辛格发表视频致辞,看似简短平淡,但包含深意。

  基辛格的致辞,从美国的视角,选择了当年乒乓外交的这样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自下而上:50年前,一名美国乒乓球队员致信周恩来总理,请求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中国。他特意点明,这是个人行为,并非受政府的委派。

  第二个细节自上而下:当时的基辛格,是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白宫正在设法与中国政府接触,“欢迎任何流露出拉近乃至改善两国关系愿望的举动”。

  显然,这既是美国的民间与政府上下呼应,也是中美两国人民与政府的双向奔赴。其结果,如基辛格在致辞中所说,1971年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俨然民间自发形成的外交使团,而东道主的友善好客,向美国“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息”。乒乓外交由此拉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基辛格最后说,我很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乒乓球,知道像这样看似边缘性的事件,可以对增进国际理解和两个伟大国家之间的和平,作出多么大的贡献。

来源:南方都市报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