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Q2公募基金港股持仓上升至18.8% 还将继续南下!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智通财经网 8109阅读 2025-07-25 20:24

瑞银发布中国股票策略研究报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南向资金港股净流入达到27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按板块划分,金融板块的流入增幅最大,接下来是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板块,分别吸引了814亿元和546亿元人民币的净流入。这表明投资者偏好“新消费”、创新药等领域。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在香港股票中的持仓进一步上升1.5个百分点,达到18.8%,较2024年第四季度上升6.6个百分点。

一、增持银行、电信、非银金融板块;减持食品饮料、汽车、电力设备板块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MF)持仓增幅前三的板块为银行、电信和非银金融,分别上升 1.6 个百分点、1.6 个百分点和 0.8 个百分点(图 1)。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相关板块的上涨,也部分因为 4 月份的避险情绪导致资金流向防御性板块。

此外,鉴于 2025 年第二季度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国防板块也受到公募基金青睐,持仓增幅排名第四。2025 年第二季度,消费相关板块的公募基金持仓被大幅削减,食品饮料和汽车板块分别下降 2.1 个百分点和 0.9 个百分点。科创板的公募基金持仓进一步上升 0.4 个百分点,达到 14.8% 的历史新高。

二、2025 年第二季度新基金发行依然低迷

尽管 2025 年第二季度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表现优于沪深 300 指数,但由于 2022-24 年主动管理型基金表现不佳,其新发行最近并未实质性反弹。2025 年第二季度,主动管理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新发行总量为 599 亿份,同比增长 128%,但较 2020-21 年的峰值(平均水平)下滑 73%。

截至第三季度,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表现一直优于沪深 300 指数。正如瑞银在《基金新业绩评价机制将如何重塑市场格局?》中所述,基金新发行通常滞后于股票市场表现。随着市场表现好转,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资金流入可能会迅速回归。

最近,多个公募基金持仓较高的板块出现了积极催化剂(例如,反内卷)。瑞银认为,如果这些板块上涨,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新发行可能会增加,为相关板块带来增量流动性,并形成正反馈循环。

三、公募基金可能继续南下

2025 年第二季度,南向资金净流入达到 273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5%)。按板块划分,金融板块的流入增幅最大,可能是因为保险公司买入高股息股票。接下来是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板块,分别吸引了 814 亿元和 546 亿元人民币的净流入。这表明投资者偏好 “新消费”、创新药等领域。

瑞银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在香港股票中的持仓进一步上升 1.5 个百分点,达到 18.8%,较 2024 年第四季度上升 6.6 个百分点。

瑞银在《美元走弱将如何影响 A 股和 AH 溢价?》中指出,由于 2025 年上半年 A 股和 H 股的流动性状况存在巨大差异,AH 溢价在 2025 年上半年显著下降。鉴于美元持续走弱以及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瑞银认为 AH 溢价可能维持在中期低位。

四、“国家队”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可能增持超过 2000 亿元 A 股 ETF

2025 年 4 月 7 日中国股市收盘前,中央汇金宣布已增持 ETF,并将继续买入。4 月 8 日开盘前,中央汇金宣布作为资本市场的 “国家队”,将充当准稳定基金。

瑞银注意到,自 2025 年 4 月 7 日以来,各类 A 股 ETF 的交易量有所增加(见《关于 “国家队”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2025 年版)》)。“国家队” 的公开声明和 ETF 购买行为表明其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决心,为 A 股市场提供下行保护。根据所有 A 股 ETF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信息披露,瑞银估计中央汇金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可能增持了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的 A 股 ETF,其中 65% 流向了沪深 300 指数 ETF。

瑞银认为,在极端情况下,“国家队” 有能力进一步增持以稳定市场。

来源:智通财经网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 基金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