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供应格局突发变化,引发国内市场连锁反应。7月16日,德国化工巨头科思创宣布因不可抗力停产其位于德国的30万吨/年TDI装置,受此影响,国内TDI价格迅速上涨。
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华东地区TDI现货均价报15333元/吨,较月初上涨30.68%。作为全球最大的TDI和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供应商,万华化学(600309.SH)7月18日股价应声上涨,收盘时单日涨幅达8.29%。
TDI价格在7月的飙升,与海外产能减少直接相关。科思创宣布其TDA/TDI、基于OTDA的产品、聚醚多元醇产品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影响,TDI产能受影响达30万吨/年,氯气产能受影响达48万吨/年。因缺失的氯气短期内无法弥补,其下游生产装置因氯气供应中断而受影响,聚氨酯分散体(PUD)和聚醚多元醇装置也被迫安全停车。此次事故影响迅速传导至国内,带动TDI价格上涨。上海科思创停止报价,万华化学报价则持续上调,某北方大厂7月18日宣布直销渠道打款价上调4500元至18500元/吨,单日涨幅超过30%。
近年来,随着TDI产能不断增加,海外主要生产企业纷纷减产或停产。2023年年初,巴斯夫关闭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的TDI及其前体装置(产能30万吨/年);同年,日本东曹停止日本Nanyo的TDI生产(产能2.5万吨/年);2024年10月,阿根廷Petroquímica Río Tercero公司停止其位于阿根廷科尔多瓦的TDI生产(产能2.8万吨/年);2025年5月初,三井化学位于日本大牟田TDI装置计划停车检修,检修完成后,该工厂TDI产能将从12万吨/年永久性缩减至5万吨/年。随着部分生产企业的停产或减产,TDI产能进一步向亚洲地区集中。
国内市场方面,万华化学在TDI产能上占据优势。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拥有TDI产能111万吨/年,是全球最大的TDI供应商。万华福建第二套33万吨/年TDI项目于2025年5月份建成投产,届时万华TDI总产能将达到144万吨/年。此外,万华化学间接持股企业巨力化学具备20万吨/年的TDI产能;科思创位于上海的工厂具备31万吨/年的TDI产能;巴斯夫位于上海的工厂具备16万吨/年的TDI产能;沧州大化和甘肃银光分别具备超过10万吨/年的TDI产能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7月22日万华化学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BorsodChem Zrt.)MDI(40万吨/年)、TDI(25万吨/年)等一体化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于7月23日开始陆续停产检修,预计检修30天左右。万华化学方面表示,本次停产检修是根据年度计划进行的例行检修,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会产生影响。
海外TDI的缺口,拉动了我国TDI出口快速增长。2025年5月,中国TDI出口量达5.16万吨,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8.45%;6月出口TDI 4.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62%。生意社分析认为,在国内TDI产能持续增长、欧美地区产能萎缩和关税政策刺激下,TDI出口市场订单激增,德国科思创此次不可抗力事件将进一步刺激TDI出口量增长。
然而,万华化学此前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受TDI价格波动及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2024年万华化学实现营业收入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83%;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下降22.49%。2025年第一季度,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出现同比下滑。万华化学方面解释称,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持续增长,但受市场价格和原料成本波动因素影响,整体毛利同比基本持平;科研投入持续增加,销售、管理、财务等三项费用同比增长;同时,对部分投资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报废处理,导致净利润下降。
为应对全球不确定性挑战,万华化学将2025年管理主题定义为“变革年”,逐步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集约式增长转变,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管理向经营转变。在市场端,公司持续引导国内市场消费升级,扩大产品应用领域,深耕海外市场;在原料端,通过申请国家关税优惠政策支持,以及进料加工生产后复出口,解决进口乙烷额外关税带来的影响。4月25日,万华化学还与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签署合资协议,PIC投资6.38亿美金认购万华化学全资子公司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的25%股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