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血液制品企业卫光生物(002880.SZ)公告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15亿元用于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产业基地项目拟使用募资12亿元,建设1200吨/年血液制品智能工厂,这一计划引发投资者诸多疑问。
预案显示,卫光生物现有血液制品生产线建成于2013年,目前产能为650吨,公司急需新建工厂拓展产能。对于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及扩大产能的可行性,卫光生物称有良好的血浆来源,近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达到9.69%,还有较丰富的产品线优势及较扎实的技术基础优势,但部分投资者并不完全认可。
血浆来源问题成为关注焦点。2022 - 2024年,卫光生物浆站采浆量从466.77吨增至561.57吨;2016 - 2024年这8年间采浆量累计增长不到250吨。且公司自上市以来仅新增2个单采血浆站,近两年没有新增。在行业加速整合、同行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卫光生物此时扩产被指有些晚。事实上,2022年卫光生物曾筹划定增募资建设800吨/年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年底获中国证监会批复,但直至批复失效都未实施。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将产能增至1200吨/年的考量、后续如何提升采浆量、募投项目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等问题联系卫光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请示领导才能回复,截至发稿未获进一步回应。
根据预案,卫光生物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4536万股,即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拟募资不超过15亿元用于投资2个项目,发行对象及最终发行价格尚未确定。募投的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3.08亿元,拟投入募资12亿元,选址在深圳市光明区,建设内容包括宿舍楼、厂房、仓库等,二期预留高层厂房建设空间,设计产能为年处理血浆1200吨,经测算,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3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12年(包含建设期4.5年)。
对比2022年定增预案,此次募资扩产的资金投入和产能规模均大幅上升,但不确定性增加。3年前,公司拟对生产基地进行智能化升级,建设800吨/年血液制品智能工厂,项目总投资约9.1亿元,拟使用募资约7.26亿元,建设期为3年,投产至完全达产时间10年,预估经济效益更乐观,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25.42%,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98年。此次产业基地项目未提及投产至完全达产时间,且项目虽已取得备案,但尚需取得环评审查批复。
不过,行业层面的变化让卫光生物意识到扩产的必要性。“全国28家血液制品企业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公司亟须加快建设千吨级血液制品智能生产基地,扩大血液制品产能、拓展新产品产线,抢占行业市场份额。”卫光生物在预案中表示。公告显示,卫光生物目前使用的是2013年建成的血液制品生产线,设计理论产能年投浆量约400吨,经多次改造升级已提升至650吨。自2016年以来,公司浆站采浆量从319吨增长至561.57吨,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产能利用率约为86%。
对于采浆量来源问题,卫光生物称具备行业内少有的新设浆站资质,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具有一定区域浆源优势,目前正大力开展浆站拓展工作和老浆站深度挖潜,将高采浆量的模式推广至其他浆站,预计采浆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实际上,卫光生物近年来浆站扩张迟滞,2017年上市时拥有7家单采血浆站,到2024年仅新增2个至9个。2021年2月,卫光生物曾与云南省楚雄州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欲在当地新建浆站,但后续无进一步进展和相关披露。
除原料获取问题外,产能消化也是卫光生物扩产后面临的难题。公告显示,卫光生物通过建设1200吨/年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可生产人血白蛋白等十几类血液制品。公司表示人血白蛋白销售占比稳定,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占比逐年提升,已成为主导产品,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也有进展,近两年上市2个新产品,现有在售产品达到11个品种23个规格,预计未来5年将再陆续上市多个新产品,现厂区已无法满足新产品产业化需求。
但卫光生物也补充称,产业基地项目达产后将实现投浆1200吨,若未来血制品行业市场增速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或者公司市场开拓不力、销售推广不达预期,将面临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从去年产能消化情况看,卫光生物血液制品销售量同比下降5.42%至507.33万瓶,生产量同比增长24.72%至601.69万瓶,库存量同比增长71.4%至226.51万瓶。
2025年一季度,卫光生物营收同比下降0.57%至约2.2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6.54%至约4376.82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66%至约4294.73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172.01%至4456.55万元,主要是借款增加所致。2022年年末至2025年3月末,公司银行借款余额分别为5.29亿元、5.08亿元、6.69亿元及6.58亿元。
此次定增,卫光生物拟募资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一方面用于偿还银行贷款,降低公司财务费用,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另一方面有助于满足公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缓解资金压力。公告显示,2022 - 2025年1 - 3月,卫光生物资金压力逐步增加,财务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2022年年末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7.49%、28.89%、31.94%及30.47%,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