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易大宗(01733.HK)发布公告,披露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预期。据公告显示,集团预期该期间的收入将在110亿至130亿港元之间,相较于2024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集团预期2025年上半年的归属权益股东溢利将减少至1.20亿至1.40亿港元之间,与2024年下半年基本持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2025年上半年市场低迷,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主要关键经营环境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炼焦煤价格受供给过剩和悲观市场预期的双重影响,延续了2024年下半年的下跌趋势。国内主产区产量增加,进口量虽有所下降,但整体供应量仍处于高位。需求方面,下游用户普遍采取低库存策略,按需采购。此外,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加剧了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抑制了市场活跃度。受多重因素影响,炼焦煤价格持续承压,2025年上半年均价为175美元╱吨,较2024年上半年下跌近40%。在此背景下,集团紧跟市场变化,择优销售,稳住市场份额,贸易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不超过10%。非中国销售的贸易额占集团总收入比例由2024年同期的约23%上升至约26%。受单价影响,集团供应链贸易板块收入同比降低约40%。
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中国终端用户采购积极性持续低迷,导致蒙古国煤炭出口呈现“量价双降”局面。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自蒙古国进口煤炭3722万吨,占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约17%,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5%。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约1706万吨,同比减少约16%。甘其毛都口岸蒙5#原煤价格自年初的920元╱吨跌至最低的700元╱吨,最大跌幅达到约24%。面对市场挑战,集团积极应对,开拓新品种,严控成本,最终保持住了市场份额,业务量在各口岸占比均有所增长。在此背景下,集团上半年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收入由于市场价格的下滑,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
管理层强调,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现金流是公司的核心战略资源。2025年上半年,集团通过降库存、快周转,加速现金回流。报告期末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增加近300%,不仅助力公司稳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挖掘潜在机遇。另一方面,融资现金流出同比增加约160%,主要由于集团积极偿还借款,降低融资杠杆及财务成本。
此外,面对大宗商品行业特有的周期性,易大宗表示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顶住压力,穿越周期。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