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8月22日,珍酒李渡(06979)发布中期业绩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收入为25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9.6%;股东应占利润为5.75亿元,同比减少23.5%;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6.1%。
业绩双降后,珍酒李渡股价不降反升。截至收盘,公司8月25日报10.06港元,涨2.03%。
渠道清库存
2025年上半年,珍酒贡献约6成收入,但收入同比下滑44.8%至14.9亿元,公司解释称主要由于白酒消费需求不振、维持销售库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控制销售节奏。
珍酒品牌的销量和吨价分别同比下滑33.5%和17%,主要是公司主动减少向经销商发货为渠道纾压。
今年6月上市的战略大单品“大珍·珍酒”定价888元,定位于珍酒李渡的“珍十五”和“珍三十”之间。珍十五定位在千元价格带,官方标价1100元;珍三十的官方价格约1800-2200元,但两者都“价格倒挂”,珍十五目前在京东上的售价为350元/瓶左右,珍三十约800元/瓶。
如此看来大珍的定位有点尴尬,电商平台上的售价和珍十五冲突。
要解决价格倒挂,珍酒李渡还是要靠“停供”来和经销商进行博弈。2025年公司及时调整营销节奏,以去库出清为主。分省区看,公司的主要销售省份贵州、河南、湖南、广东渠道秩序相对保持稳定、动销降幅可控。
截至上半年,公司存货80.2亿元,与2024年末的75亿相比有所增长,但产成品只有7.7亿元,与上年的7.8亿元持平,说明在去库存方面实现一定成绩。2021-2024年四年间,公司存货连年激增,从36.5亿元增至75亿元。
围绕大珍新品,公司打造“万商联盟模式”。根据东吴证券研报,对比传统经销商模式,大珍“万商联盟”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合作任务门槛低,不压货,大珍合同任务100件,对应货款约33万,显著低于其他白酒;设置高渠道利润,终端统一定价550元打款价,并提供事后返利共100元,严格管控渠道秩序,明确禁止线上销售、禁止低价销售、禁止同行分销3条红线,设置业务员—联盟商—稽核人员—总部 4 层机制进行监督;另外“短链模式”通过压缩渠道层级,保障渠道秩序和终端利润。
该模式能否长期维持统一价格、避免二级市场乱价,仍需市场进一步反馈。
贵州首富吴向东的“茅台梦”
2025年6月,吴向东以188.9亿元身家登上《新财富》杂志发布的500创富榜贵州首富。让人意外的是,贵州是白酒大省,首富竟然不是其他酒商,而是2023年才敲钟上市的珍酒李渡实控人吴向东。
吴向东登顶首富,不仅是他实控珍酒李渡,其名下还有另一家连锁名酒商行华致酒行(300755)。华致酒行主业并不是销售珍酒李渡,公司70%的营收来自经销茅台和五粮液两大名酒。
珍酒李渡从一家沦落到拍卖会的酒企,终于走向港交所敲钟上市,2009年,吴向东以8250万元竞拍下濒临倒闭进行司法拍卖的贵州珍酒厂100%股权。
收购珍酒后,吴向东在受访时否认自己挑战茅台,称将与茅台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主要将产品定位在300-400元价位,与茅台的主力产品拉开档次。
珍酒李渡可以说是白酒界的“散装江苏”,是实控人吴向东收购来的“集合店”,旗下分别有贵州酒厂珍酒、江西酒厂李渡、湖南酒厂湘窖、开口笑。 而被誉为“白酒教父”的吴向东白酒版图,至少收购了包括安徽临水、陕西太白在内的12家地方性酒厂。其1998年创立“金六福”品牌,曾经借助五粮液生产线代工打出名声,后续品牌管理混乱,五粮液切断部分OEM品牌。
先是签约华为二公主姚安娜代言,再重磅推出号称对标2000元酒的酱香白酒“大珍”......吴向东将“大珍”对标飞天茅台,他直言,“我做梦也想做一个像茅台一样成功的产品”。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