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塑的“守”与“进”:稳固基本盘与挖掘新增长点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539阅读 2025-09-02 10:50

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需求收缩和供给压力给企业增添了增长难题,业绩稳增长、稳中有升的难度在加大。

作为建材行业的领军者,中国联塑的破局之法,很值得仔细研究。

今年上半年,中国联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盈利指标稳定,毛利率指标提升,凸显了集团成本控制与运营管理的成效。

产品结构调整搭配灵活的市场销售策略,面对市场波动展现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国内市场稳步提升,国外市场积极布局,蓄势新增长动能。值得关注的是,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成为发展新引擎。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联塑整体收入达124.75亿元;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46亿元,同比微增0.27%。

核心业务稳固,降本增效利润可观

稳住基本盘也就把握住了业绩增长的整体方向。

近几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偏弱,成本端和需求端挤压塑料管道行业的利润空间,降本增效成了必行之法。

中国联塑严控成本,毛利拉升。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联塑整体收入达124.75亿元。毛利方面,上半年毛利为35.14亿元,毛利率升至28.2%,中国联塑表示,主要由于生产基地自动化、主动严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令整体成本控制策略有效实施。

在盈利指标上,中国联塑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46亿元,同比微增0.27%,净利润率维持在7.5%,每股基本盈利为0.34元,展现出稳定且良好的盈利能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据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联塑的销售及营运录得明显改善,特别是5月和6月,反映出中国联塑灵活策略优化和应对,并受惠于政策落地和行业回暖迹象以提升管道产品整体需求。

塑料管道系统业务作为中国联塑的核心板块,在上半年收入为108.56亿元,占总收入比增长至87%,在集团业务体系中的支柱地位依旧稳固。期内,产品销量同比轻微增长3.9%。PVC产品的销量为89.14万吨(2024年上半年:88.78万吨);非PVC产品销量为35.8万吨(2024年上半年:31.47万吨)。塑料管道系统业务毛利率维持在29.4%的健康水平。

在国内市场,中国联塑持续巩固竞争优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在全国各地的独立独家一级经销商数目增至3061名,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的2891名,实现了进一步增长。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充,使得产品能够更高效地触达终端客户。据可比同行企业财报的公开数据,中国联塑是目前唯一一家一级经销商超过3000家的企业。

从区域收入占比来看,华南市场作为主要市场,占集团总收入的46.3%(2024年上半年:44.7%),而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达到53.7%,全国化的市场格局愈发均衡,各区域市场协同发展的效应逐渐显现。

国际市场是中国联塑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一环,稳步推进出海战略,助力品牌出海和本土化发展。东南亚和北美是集团圈定的重点发展区域,近年来,中国联塑在积极推进更多区域的拓展,比如非洲市场。据介绍,埃塞俄比亚生产基地于2025年5月顺利开业。目前中国联塑已建立了超过30个先进的生产基地,分布于中国19个省份及海外国家。

绿色与智能双轮驱动,增长背后的新引擎

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基建投资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众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速落地,如城市管网改造、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都将为塑料管道等建材产品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

今年4月8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力争通过三年探索,显著提升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城市更新行动催化的新需求,各类基建项目的上马,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机遇。

8月,交通、财政、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计划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改造危桥9000座、实施安全防护15万公里以及同步开展养护升级。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系统工程,意味着在“十四五”末至“十五五”初期,大基建将开启新一轮大规模投资周期。

中国联塑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卓越的产品质量,有望在这一轮政策红利中抢占先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积极开源的同时,“节流”行动也在进行,并且中国联塑践行高效节流、智慧节流。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中国联塑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AI、5G、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升级,打造集物联网、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于一体的智能工厂。

2025年上半年,集团塑料管道系统生产的年度设计产能为337万吨,平均产能使用率约73.2%。智能制造的实施,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

新政策逐渐落地所带来的增长新机遇,叠加中国联塑多元化产品和智慧化运营,以及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为集团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也促使多家机构对中国联塑的发展表示长期看好。

近期,花旗发布研报称,中国联塑盈利很有可能在今年恢复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同时花旗还表示,内地推出任何基建刺激计划,中国联塑可能会大幅反弹。华泰证券则表示,中国联塑有望因城市更新化而受益,城市更新催化+高标准农田补贴推动农业用管需求向好,看好公司收入结构调整后抵抗单一领域需求下滑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