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市场回暖,“金九银十”供需预期改善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8.2w阅读 2025-09-04 02:35

Ai快讯 “金九银十”伊始,煤焦钢产业链多个商品价格在经历阶段性冲高后出现调整。不过,在行业“反内卷”共识下,市场对今年基建施工旺季预期依然向好。

今年7月以来,钢价自底部回暖,上游焦煤、焦炭价格显著提涨,为下游市场走强提供成本支撑。企业及分析人士介绍,在宏观利好、需求恢复、供给收紧三重因素推动下,焦炭价格支撑较强。当前钢价仍处于年内中低水平,9月份现货市场有望迎来趋势性上涨行情,但也需关注宏观政策落地效果及需求兑现程度。

近月来,多个行业发力抵制“内卷式”竞争,企业自律控产稳价动作频频,持续低迷的钢价呈现阶段性回暖。安阳钢铁董秘郝猛表示,钢铁市场近期变化明显,钢价从低位反弹,企业经营情况显著改善。在行业“反内卷”共识影响下,6月26日至7月22日,钢材价格显著上涨,7月23日至8月下旬,市场高位震荡。新兴铸管相关负责人称,7月以来钢材价格反弹后,钢厂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且焦煤、焦炭价格上涨使钢材产品成本上升,对钢价走强形成支撑。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全国螺纹钢7月末均价较6月低点上涨6.8%,一周内近20家钢厂调整建筑钢材出厂价,上调幅度在20元/吨至100元/吨不等。不过8月随着利好预期消退,市场震荡趋弱,9月调整延续。

卓创资讯钢铁分析师田艳表示,今年7、8月钢材价格止跌上扬,呈现“淡季不淡”特征,但8月钢价先涨后跌,9月调整延续。近年来国内钢铁市场景气度下行,钢价底部运行,当前钢企“反内卷”动作给低迷市场注入活力。郝猛称,安阳钢铁积极响应“反内卷”号召,明确发展路径,生产经营效果持续改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3805.83万元。新兴铸管主动适应市场新常态,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缩减低效产能,上半年主要经营过程指标跑赢行业大盘。

本轮“反内卷”行情对上游焦煤、焦炭市场影响明显。上海钢联煤焦事业部焦炭分析师张豪介绍,2025年上半年焦炭价格持续下行,6月底现货市场总计十轮下降,降至近几年低点。7月“反内卷”政策及煤矿查超产文件推动下,双焦价格快速反弹,截至目前焦炭价格已有七轮涨价落地。

卓创资讯焦炭分析师刘璐璐提及,7月中旬前焦企面临“成本涨、售价跌”双重挤压,多数焦化厂大额亏损。但焦炭市场价格连续提涨七轮后,截至9月2日,捣固干熄焦累计上涨385元/吨,涨幅28%。以山西焦企为例,8月随着上游焦煤价格企稳,焦炭在供需基本面偏强支撑下继续提涨,焦化厂利润进一步修复,截至8月28日,平均盈利增至55元/吨。

分析人士透露,8月25日主流焦企提出第八轮涨价,但主流钢企未回复,贸易商出现恐高情绪。当前焦煤、焦炭价格上涨传导至生产成本端,推动钢价同步上涨。

对于焦炭后续上行空间,张豪认为,“金九银十”是基建旺季,制造业补库需求集中释放,8月下旬终端订单已有好转。在宏观面预计释放利好、需求恢复预期升温、供给继续收紧三重因素推动下,9月、10月焦炭刚需支撑较强。刘璐璐表示,预计焦炭价格9月可能阶段性回落,但宏观政策预期偏强,钢材价格有支撑,且钢厂利润较好,高炉开工或很快回升,9月中下旬焦炭或仍偏强上涨。

近年钢铁行业需求整体低迷,市场曾出现旺季不旺情况。如今“金九银十”到来,钢企是否迎来旺季备受关注。郝猛认为,当前市场供给可控,需求有望回升,预计9月、10月钢材市场价格将稳步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 - 7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1%,“反内卷”导向下,国内粗钢控制政策推进,预计产量难以大幅回升。需求端,国民经济稳中有进,钢铁下游行业有韧性,房地产市场下跌放缓,消费旺季到来预计下游需求将回升。

上海钢联建筑钢材事业部分析师吴建华分析,基本面边际好转,下游项目开工支撑需求回升。目前钢价处于年内中低水平,一旦提前交易旺季需求逻辑启动,9月现货市场可能有趋势性上涨行情。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国清提及,9月限产政策延续,预计粗钢日产维持低位。下半年“强内需”政策发力,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到位,有望推动基建项目9月进入施工旺季,提振建筑用钢需求。但她也提示,需关注宏观政策落地效果及需求兑现程度,以及国际贸易争端及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钢材出口压力。

新兴铸管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钢铁市场处于弱平衡态势。下半年,“反内卷”政策制约供给,地产仍处筑底阶段,用钢需求可能收缩;基建资金优先偿债,用钢需求承压。尽管宏观政策加码下,“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钢价可能阶段性反弹,但长期来看压力仍存。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