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食品牌上半年净利14亿,两品牌盈转亏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8.5w阅读 2025-09-04 15:14

Ai快讯 近日,主流零食品牌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陆续揭晓,行业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态势。七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达401.89亿元,同比增长约40.35%;而归母净利润为14.02亿元,同比下降近2%。

从各公司具体业绩来看,万辰集团表现亮眼,成为量贩零食领域的赢家。专注于量贩零食业务和食用菌业务的万辰集团业绩飞速增长,上半年营收达到223.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358.8%至4.72亿元。其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量贩零食连锁业务的高速扩张。2023年10月,万辰集团将旗下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实现供应链和品牌的统一。截至报告期末,其量贩零食门店共计15365家,规模化优势进一步增强。目前,量贩零食业务已占据总营收的99%,不过随着营收增长,其零食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7.89%至197.78亿元,零食业务毛利率为11.49%,同比增长0.62%。国内另一家量贩零食企业鸣鸣很忙也于今年4月递表港交所,2022 - 2024年其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然而,部分企业则面临困境。上半年,良品铺子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91.59%,来伊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39.60%,由盈转亏,亏损0.51亿元;三只松鼠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52.22%至1.38亿元;劲仔食品上半年营收同比微降0.5%,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1.86%。

良品铺子在财报中表示,营收下滑是因产品优化调整、售价下调、门店结构优化、店数下降以及平台流量下滑等因素,利润总额及净利润下降还受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和政府补助减少的影响。来伊份称营收增长是拓展新业务渠道及新模式业务收入增加所致,但归母净利润减少是销售毛利额下降导致。该公司持续优化单店盈利模型,调整门店布局,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2979家,同比减少14.2%,加盟占比逐年提升,正逐渐向连锁管理服务 + 供应链平台型企业转变。三只松鼠将利润变动原因归纳为坚果原料成本上涨、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以及新增物业折旧及摊销费用上升等方面。劲仔食品的鱼制品业务营收增长,但禽类制品、蔬菜制品营收下滑,线上毛利率承压明显。

不过,卫龙美味实现了营收及净利润双增。其营收增长得益于持续加强全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并优化渠道结构。虽毛利率受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有所下降,但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部分抵消了影响,净利润率与上年度同期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蔬菜制品已成为卫龙美味最大的营收来源,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3%,占整体收入比重增至60.5%。

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已接近1.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3%,预计2025年将继续增长,规模有望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欧睿发布的《2024国内量贩零食零售行业白皮书》显示,2022 - 2025年,国内休闲食品零售额预计从近1.6万亿增长到1.7万亿,其中零食预期增量约367亿元。自疫情过后,消费者对零食等非刚性食品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消费决策趋向理性,更加追求性价比。在未来居民对休闲食品的消费需求扩大之下,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发展。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