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屏!马斯克天价“赌约”引关注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9.7w阅读 2025-09-06 07:44

Ai快讯 9月5日晚间消息,特斯拉向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提出一项史无前例的薪酬协议,潜在价值超1万亿美元,这也是美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薪酬方案。

该计划跨度为10年,若马斯克带领特斯拉完成一系列经营目标,并将公司市值从目前的1万亿美元提升到至少8.5万亿美元,他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万亿富翁。根据薪酬协议,在完成雄心勃勃的考核指标后,马斯克将额外获得4.237亿股特斯拉股票。按周四收盘价338.53美元/股计算,上述股份当前价值1434亿美元;若10年后特斯拉市值真的达到8.5万亿美元,这些股份价值将飙升至1.2万亿美元。

受此消息刺激,周五美股盘中,特斯拉股价一度涨超5%,截至收盘时,特斯拉上涨3.64%,市值报1.13万亿美元。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和董事Kathleen Wilson - Thompson在致股东信中表示,留住并激励马斯克,对特斯拉实现目标并成为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至关重要。这份首席执行官绩效奖的总规模为特斯拉普通股4.237亿股,占调整后股本的12%,只有当特斯拉股票价值在未来几年大幅上涨时,马斯克才会获得这些股票。

新方案设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业绩基准,马斯克必须继续留在特斯拉,担任首席执行官或负责产品、运营的高管,才有资格获得股份,这些股份被划分为12笔。要获得每一笔股份,他需同时达成12个市值里程碑和12个运营里程碑,如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让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将特斯拉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提升至4000亿美元,以及将公司市值从目前的1万亿美元增长至至少8.5万亿美元。若马斯克连续服务满10年,完整薪酬包将在10年内归属其名下。

此外,该公司委托书中还列出马斯克的付款计划,其中包括一个股东建议,让特斯拉持有马斯克私人控股的人工智能公司xAI的股份,这可能有助于马斯克进一步巩固他日益壮大的商业帝国。xAI最近收购了前身为Twitter的社交媒体平台X,该平台是马斯克于2022年用自己的资金以440亿美元收购的,但提案未给出特斯拉在xAI中应拥有的股份及价格细节。

目前,马斯克持有4.1亿股特斯拉股票,按周四收盘价计算价值达1388亿美元。根据彭博社的亿万富翁追踪数据,这笔股份加上他在xAI、SpaceX以及其他由他创立并运营的公司中的股份,使马斯克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身家达到3780亿美元。

有外媒指出,尽管马斯克的时间被多方事务占据,但这份新协议仍凸显了他对特斯拉的绝对掌控力。自2008年起担任特斯拉最高管理者的马斯克,目前还负责管理另外四家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人工智能公司xAI、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以及隧道建设公司The Boring Co。

此前,马斯克曾敦促特斯拉董事会为其制定新的薪酬方案,并表示若他在特斯拉未能获得约25%的投票控制权,将转至其他地方研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品。他此前出售了一些特斯拉股份,为收购Twitter筹集资金。今年早些时候,他旗下的xAI公司收购了已更名为“X”的社交媒体平台。

尽管马斯克需同时应对多重优先事务,特斯拉董事会仍选择支持他。除管理其他公司外,马斯克的注意力还日益转向政治领域。他曾是特朗普在去年大选中的最大金主,从选举日到2024年12月中旬,特斯拉股价几乎翻了一番,达到创纪录的高点,但随着特斯拉面临抗议和销售下滑,以及他与特朗普闹翻,特斯拉股票大幅回调。

过去几个月,特斯拉重新找回一些发展势头,推出了酝酿已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马斯克将其视为公司未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22日,特斯拉在奥斯汀市部署了少量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式启动该项服务。目前,特斯拉股价已收复部分失地,但仍比去年12月的峰值下跌28%。

特斯拉董事会在本周五的文件中承认,有人质疑马斯克的个人观点或外部活动是否会分散他领导特斯拉的精力,但他们与马斯克的直接接触表明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有新进展。本周三,特斯拉公司表示其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应用已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特斯拉将很快把该服务扩大到更多用户,不再局限于得州奥斯汀的早期试点用户。

另外,当地时间9月4日,特朗普在翻新后的白宫玫瑰园举办首场活动,邀请了二十余位知名科技及商业领袖参加,有媒体报道马斯克未出现在邀请名单上。对此,马斯克表示他收到了参加当天在白宫举行的科技领袖晚宴的邀请,但遗憾未能出席。CNN评论称,马斯克受邀可能是他和白宫之间关系正在解冻的迹象之一。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