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今年以来,作为人工智能(AI)产业核心基础设施之一的光模块指数板块涨幅翻倍,板块内上市公司合计流通市值最新突破1.1万亿元。9月11日,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上,新易盛、中际旭创、光迅科技等光模块“顶流”云集,展示了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光模块“顶流”密集亮相
本届光博会现场人潮涌动,供应商、客户、投资人来访络绎不绝。据会务官方介绍,展会聚集全球超3800家光电企业,首日观众超7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7%。新易盛、光迅科技、联特科技等海内外厂商纷纷展出最新1.6T光模块样品。中际旭创旗下子公司智禾光通展出多款400G/800G高速光模块产品。
1.6T光模块作为当前光通信领域高端主流技术,代表行业前沿水平,应用于超大型数据中心、AI算力集群、超算中心等对带宽需求极高的场景,今年开始起量。有光模块厂商驻场负责人表示,公司早在2023年就布局1.6T光模块,但当时市场需求未起量,目前出货仍以800G光模块为主,1.6T产品主要面向智算中心市场,海外推广节奏更快。
国内已形成以武汉、苏州、深圳、成都为主的光模块产业聚集区。除现有光模块巨头,也有“后备军”筹划进入1.6T光模块领域。德科立的1.6T超高速模块正在加速攻关;被东山精密收购的索尔思光电展示了1.6T光模块产品实测数据;兆驰股份子公司兆驰瑞谷展出400G到800G光模块产品。
多种技术路线并行
在AI算力驱动下,光模块演进速率显著提速,产品更新周期从过往的3 - 4年缩短至现在的2 - 3年。光迅科技负责人称,在智算中心时代,光模块产品更新速率大幅提升,存在EML(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硅光等多种技术路线,公司也在向上游芯片等核心部件布局。
在光模块产业链中,EML芯片是支撑高速、长距离光通信的核心器件,高端产品长期被海外垄断,国产厂商在中低速EML芯片上实现突破,并积极布局硅光技术。源杰科技100G PAM4 EML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200G PAM4 EML正处于客户推广阶段;光迅科技早在2023年便推出硅光模块,预计后续硅光模块比例会逐步增加。
武汉驿路通科技副总裁郜定山看好硅光技术,认为其具备功耗优势,成本下降潜力大,还能优化传输性能。但硅光产业化也面临设计构架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此外,国内厂商还在探索其他技术路线,如深光谷科技的玻璃基双四芯3D波导芯片,长飞光纤的19芯光纤预制棒等。
产业链积极扩产
投资机构看好光模块产业景气度,花旗上调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的目标价,广发证券预计2025年下半年AI产业链高景气度将提升相关企业收入、利润与盈利能力。
光模块产业链正在加速扩产,展会现场多家公司挂出招聘启事,招聘核心技术岗位人员。有光模块厂商表示去年行情不好裁员,今年又招了回来,但不确定行情能持续多久。
头部光模块厂商按计划扩产,新晋者扩产难度较大,主要是设备等采购成本高。中际旭创高管称光模块需求快于原材料供给速度,会通过规模采购平衡原材料成本影响;剑桥科技高管表示当前产能严重不足,加快扩产是今明两年最重要的工作;新易盛供应链体系运行正常,光迅科技会对关键物料提前备货缓解供应压力。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