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阳光电源业务成长盈利上行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4159阅读 2025-10-10 22:34

Ai快讯 智通财经APP获悉,A股板块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其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从市场地位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以2024年出货量计,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占率约为25.2%,出货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领先;在风电变流器上,全球市场份额高达31.4%,领先第二名11.8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产品及服务累计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业绩方面,该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收入规模777.04亿元,2022 - 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39.19%,2025年上半年继续增长40.3%。盈利能力强劲且呈持续上升趋势,2025年上半年期内净利率为18%,创下新高。

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从光伏逆变器业务起步,逐步布局覆盖“光风储电氢”五大赛道,目前主要有电子电力转换设备、储能系统及新能源投资开发三大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三大业务收入贡献分别为35.3%、41%及19.3%,还有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其他产品,收入贡献4.4%。

具体来看,电子电力转换设备核心产品为光伏逆变器,产品线丰富,服务于多种应用场景,截至2025年6月,光伏逆变器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份额常年全球领先。储能系统适用于多种场景,产品不断迭代,截至2025年6月,公司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达70GWh,全球领先。2022 - 2024年,电子电力转换设备业绩稳健、增速放缓但仍双位数增长,储能系统业务是核心增长引擎,新能源投资开发收入有波动下行趋势。2025年上半年,三大业务收入份额增长17%、127.7%及 - 6.2%,其中储能系统收入增长贡献80%。

市场覆盖上,阳光电源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国内光伏行业增速放缓时,海外市场突飞猛进,收入份额从2022年度的4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8.4%,超过国内收入。公司以直销为主,直销收入占比在90%以上,截至2025年6月,在全球设立520多个服务网点,客户相对分散,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3.6%。

盈利能力上,凭借规模优势和行业话语权,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上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2.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相比2022年度提升12.5个百分点。分业务看,基本盘两大业务毛利率稳定提升,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由2022年度的25.2%提升至41%,贡献核心毛利。公司期间费用保持稳定,管理费用率在2 - 3%,销售费用率在4 - 5.7%,财务费用率在0.4 - 0.6%。得益于攀升的毛利率和稳定的费用率,净利率水平不断走高,2025年上半年为18%,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相比2022年度提升8.8个百分点,年化股东ROE达36.4%。

行业发展上,在全球低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下,全球清洁电力转换设备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724亿美元,近五年复合增速42.6%,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609亿元,复合增速23.8%。其中,储能系统行业2020 - 2024年复合增速88.5%,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1亿美元,复合增速24.4%,占比提升至40.3%;光伏逆变器行业以24.8%的复合增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32亿美元,占比16.56%。

阳光电源在行业中龙头地位稳固,光伏逆变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储能系统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公司技术优势明显,建立了成熟完善的研发体系,在多地设立六大研发中心,研发员工占比40%。截至2025年6月,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0500件,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客户需求强劲使得公司产能利用率非常高,国内及海外均有产能分布,2025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4.8%及127.6%,且公司计划产能全球扩张。

综合而言,阳光电源基本面抢眼,基本盘业务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股东回报率较高。此次赴港上市,有望吸引双碳ESG投资者以及长期价值投资者等大资金关注,H上市值得期待。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