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福建创新底层逻辑:研发永不止步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1376阅读 2025-10-13 04:04

Ai快讯 在国投智能新总部,“创新没有错误,研发不谈失败”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把解开福建创新密码的“钥匙”,让“敢闯敢拼”精神演变成一套可复制、可培育、可生长的创新机制。

国投智能总经理周成祖指出,大家常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有“上帝视角”能预知产品成功,但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上帝视角”。创新并非路线明确、终点清晰的“短跑”,而是一场需不断试错、调整方向且没有尽头的漫长探索,它需要勇气、判断力,更依赖允许失败、鼓励冒险的组织土壤。

为此,国投智能在公司内部推行“极客模式”,允许有创新思路的员工自由组队、申请经费、购置设备进行创新,如同谷歌允许员工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感兴趣的项目,该模式为国投智能孕育出一系列拳头产品。此外,国投智能还推出更具魄力的“A + X”创新创业计划,主动孵化内部团队,给予资金、平台支持和足够自由度,推动大胆研发。“服云”等项目团队在这种模式下孵化,最终以数亿元估值被收购,实现了员工、企业与产业创新的多赢。

这种创新理念并非个例。美图依托美图影像研究院(MT Lab)推行内部创新机制,孵化出Wink、美图设计室、开拍、RoboNeo等AI产品,形成覆盖生活与生产力场景的“产品全家桶”,打开国内外市场增量。

福建整体生态也积极支持创新、支持试错。省级专精特新母基金总规模达20亿元,试点最高50%的让利及风险容忍;福建证监局推动地方政府定期举办“创投日”活动,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福建创新的真正密码,藏在对“失败”的包容和对“过程”的尊重中。它不追求“上帝视角”的精准预判,而是通过机制建设打开创新空间、降低试错成本,形成呵护创新种子的“雨林生态”。正如周成祖所说,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而是能够持续吸引人才、孵化创新的文化。技术总会过时,创新永无止境。福建将创新的“单点突破”变成了系统生态的培育,这正是福建从“数字大省”走向“创新强省”的底层密码。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