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深圳市皇庭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皇庭国际”,代码:000056.SZ)披露公告,宣布持续三年的重大资产出售及债务重组方案终止。这一举措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公司未来可能面临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的风险。
皇庭国际于2022年4月开始推进重大资产出售事宜,同年11月与连云港丰翰益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4月又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然而,协议签署后进展并不顺利。公司虽积极组织各方推进,但未能就交易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且重庆皇庭广场及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深圳皇庭广场)被司法裁定以物抵债。最终,经协商一致同意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出售及债务重组事项。
事实上,自2022年起,皇庭国际就开始筹划挂牌出售子公司股权并与市场意向方沟通相关资产标的出售及债务重组事项,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情形。公司多次委托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及重庆皇庭珠宝广场有限公司股权,但均未征集到有效购买意愿。
此次终止重大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对皇庭国际影响重大。因重庆皇庭广场已于2023年完成以物抵债,不会对年度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晶岛国商购物中心作为公司主要资产,以物抵债后公司将失去其所有权,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日常经营活动将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皇庭国际上半年“资不抵债”,未来可能面临强制退市风险。2024年,公司与深圳皇庭广场项目相关的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56.03%。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皇庭广场评估值为57.498亿元,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归母净资产为1.72亿元,以物抵债后公司净资产约为 -19.21亿元,可能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针对投资者咨询的退市风险化解措施,皇庭国际表示高度重视深圳皇庭广场以物抵债事项的影响。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有序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将通过开拓新业务、债务化解、压缩费用等多种途径化解风险,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权益。从上半年业绩来看,公司净利润仍在亏损。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亿元,同比减少1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5亿元,同比减少24.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94亿元,同比减少27.44%。
尽管面临困境,皇庭国际仍在积极推动战略转型。公司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不动产运营管理为主要业务。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大环境下,皇庭国际尝试转型。今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商业管理、物业管理、功率半导体等。其中,功率半导体作为转型业务,公司子公司意发功率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制造及销售业务,拥有年产36万片6寸功率晶圆的能力。皇庭国际早在2021年就开始布局半导体业务,收购意发功率是为推动战略转型,围绕“商管 + 科技”发展战略,形成新的业务。
今年8月,皇庭国际宣布与深圳市尊光固态电池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协议,着手布局储能等细分方向新材料领域。公司称,本次协议的签署是在转型发展战略规划指引下,进一步完善产业新生态,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不过,有投资者质疑公司布局固态电池的时机与动机,公司解释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针对皇庭国际此次终止资产出售及债务重组后的后续安排、未来主业发展方向以及如何突破当前业绩困境等问题,记者近日联系皇庭国际方面并发送书面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