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三季报:数智转型促稳健发展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2w阅读 2025-10-31 16:08

Ai快讯 10月30日晚,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长10.21%。截至报告期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为98922.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5%。

今年以来,浦发银行围绕“数智化”战略核心,以“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为经营主线,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从财务指标看,前三季度,集团资产总额为98922.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03.34亿元,增长4.55%;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为56721.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06.00亿元,增长5.20%。集团负债总额90513.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42.71亿元,增长3.83%;本外币存款总额为56187.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27.58亿元,增长9.19%。

前三季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同比增加24.41亿元,增长1.8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加35.96亿元,增长10.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9.00亿元,同比增加49.39亿元,增长14.54%。经营效益增长与服务实体经济能级提升、信贷投放加强、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强化、多渠道拓宽负债来源有关。前三季度,母公司存款付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38bps。

在资产质量方面,三季度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为728.8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5亿元;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8.04%,较上年末上升11.08个百分点。10月28日,浦发银行500亿元可转债实现超高比例转股并正式摘牌,全额补充核心资本。

前三季度,集团坚持“控新降旧”,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建立“两张名单”机制,分散信用风险,提升资产质量。

2025年是浦发银行的“数智化战略提升年”。今年以来,聚焦重点赛道、区域及行业,强化“数智化、场景化”能力建设,以科技重塑金融服务模式,强化一体化经营和统一化管理。前三季度,主要投资企业实现营收合计105.6亿元,净利润合计33.7亿元。

以“数智化”战略为引领,聚焦“五大赛道”,构建“五数”经营新模式,打造“五大体系”,实施“四大策略”,完善“三大保障”体系,公司、零售、金融市场、跨境等业务领域取得发展。

在公司金融方面,深化客户经营策略,提供多领域金融服务,推进“四层四类”公司客户经营体系建设。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数达到247.6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0.79万户,增长4.56%。

在科技金融方面,丰富服务内涵,全国建设510家科技(特色)支行,抹香鲸数智化拓客上线“滴滴拓客”功能,推出“七大金融服务方案”,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规模突破百亿。报告期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5万户,较上年末净增超1.1万户;科技金融贷款(人行统计口径)余额超万亿元。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聚焦重点产业链,推进“一链一策”精准服务,在多领域打造服务新范式,多项首发业务创新突破。报告期末,累计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客户32708户,较上年末增长72.91%;前三季度实现在线供应链业务量5748.56亿元,同比增长267.65%。

在普惠金融方面,重塑数字普惠产品体系,打造“浦惠贷”普惠产品体系。报告期末,“浦惠贷”产品余额达12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130%。

在财资金融方面,聚焦个人客户财富管理需求,发挥综合化牌照优势,以数智化推动财富与资管双轮驱动。报告期末,财资赛道的资产管理规模达3.19万亿元,较上年末净增5030.62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15.4%。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元以上私人银行客户规模超5.5万户,管理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超7700亿元。

今年三季度,浦发银行推进战略实践并取得成效。推出“靠浦薪”一站式人事薪资服务平台,助力分支机构切入物流企业薪酬发放场景。打造“浦赢并购”品牌,构建“投行+组合融资”双引擎驱动模式。报告期末,境内外并购贷款余额23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3%,前三季度新发放并购贷款834亿元,同比增长33.33%。

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打造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跨境e站通”,服务中小外贸企业。跨境数字化渠道活跃中小外贸客户达1.35万户。

浦发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战略部署,深化数智化转型,优化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银行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