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反馈意见显示,中邮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拟变更业务范围。中邮证券提交申请文件8个月后收到反馈。目前,中邮证券另类子仅参与创业板和科创板项目跟投,其业务范围扩大申请,反映出近年来券商另类子的发展需求。
当下,券商另类子正进行“加减”战略调整。减的是冗余资本、非核心布局,加的是优质赛道投入、专业能力建设,这体现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精耕细作新阶段。
另类子是券商旗下从事跟投和直投业务的专业子公司,可通过主动或被动跟投投行保荐企业扩展业务规模。多数另类子聚焦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2024年5月《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2024年修订)》发布后,投资边界扩大至大宗商品、新三板公司、衍生品等,还可开展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业务。
2022年11月,中邮证券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另类子,仅可参与创业板、科创板项目跟投。2025年2月,中邮证券另类子申请变更业务范围,申请材料被监管部门接收,8个月后获监管反馈。
监管反馈关注两大问题:一是中邮证券既往保荐及跟投项目数量有限且多关联集团内部,扩大业务范围的可行性;二是业务扩围后,子公司以7至10人团队运营,人员配置能否支撑业务平稳运行。
中邮证券成立于2002年9月,是中国邮政集团绝对控股的证券类金融子公司。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0.33亿元,同比增长27.33%;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27.05%。上半年,中邮证券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55亿元,对总营收贡献最低,此次另类子扩围或有助于弥补业务短板。
除中邮证券外,其他券商也在另类子业务上做“加法”。今年5月,中泰证券公布定增募资计划,拟向另类子中泰创业投资投入不超过10亿元,用于股权投资及投行保荐项目跟投。同月,南京证券公告拟以不超过10亿元定增募资加大对另类子及私募子公司投入。
与此同时,部分券商选择对另类子“减资”。今年以来,多家券商下调另类子注册资本。8月13日,中原证券将另类子中州蓝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4.26亿元调减至22.26亿元;7月15日,东北证券将另类子东证融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6月6日,国都证券另类子国都景瑞拟减资不超过12亿元,减资后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5月27日,中信证券对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以及中信金石分别减资40亿元、9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对另类子减资是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市场环境多变下,券商需审慎管理资本,将资源投入核心业务,增强经营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变化,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中原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的42家另类子中,24家营收同比扭亏,14家同比增长且增幅显著,仅4家营收同比下滑且收入规模较小,经营业绩同比修复比例达90.5%。
在注册制改革深化与产业升级背景下,券商另类子“加减法”本质是对未来竞争力的重新布局。简单资本驱动模式效果减弱,对专业研判能力、行业深度理解及主动管理水平的要求提升,这场“算术”正在重塑券商专业能力版图。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