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基金赵诣:关注新能源、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投资机遇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2689阅读 2025-11-21 12:44

提到未来五到十年最具爆发力的产业方向,泉果基金赵诣从新能源、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方向切入,并指出这些产业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资产或机遇。以新能源中的锂电池为例,赵诣分析指出这项技术本身已相对成熟,并非近期才出现,但过去由于缺乏合适的应用场景,一直难以实现规模化,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直到电动汽车的兴起,为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促使成本快速下降,这个行业逐步展现出"长坡厚雪"的特征,市场空间广阔,增长具备持续性,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从2019、2020年开始关注电动汽车,再到如今电动汽车与储能领域的结合,锂电池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能源体系的方方面面。

泉果基金赵诣表示,与锂电池类似的是硅光这项技术,其实已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信息传输方式,从早期的网线到后来的光纤,本质上是从电信号转向光信号,传输速率因此大幅提升。但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前,由于对数据传输效率和速度的要求尚未达到今天的高度,硅光技术并未实现大规模应用。直到2023年3月之后,尤其是今年以来,该行业已开始步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一些头部企业已在相关技术上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光通信领域,为硅光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随着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对人工智能等领域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光传输技术可能在更多数据传输场景中逐步替代电传输,或许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则代表了另一类发展逻辑,是在大国博弈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国产化替代与自主可控而必须推进的领域。尽管从全球分工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并非经济效益最高的路径,但却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与技术主权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相应地,在发动机这类高端制造领域,泉果基金赵诣也观察到类似的机遇。赵诣自2018年起便持续关注该行业,今年以来从燃气轮机到航空发动机均陆续实现技术突破,尤其随着国产大飞机的崛起,对自主可控发动机的需求必将加速增长。总体来看,这两类技术方向分别对应不同的驱动逻辑:一类是由市场需求与经济性推动的渐进式创新,如过去的锂电池,未来的硅光;另一类则是由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牵引的突破性发展,如半导体、人工智能与发动机。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基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