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亿光模块龙头赴港,三龙头格局或变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4922阅读 2025-11-22 05:10

Ai快讯 AI驱动全球算力竞赛,重塑光模块产业需求逻辑。光模块从传统数据中心的“辅助组件”变为AI计算能力传输的“必需品”,需求增长速度超过GPU及其他核心计算芯片,成为AI产业链中弹性较大的环节。

近日,全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议案。在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行业进入“超级周期”背景下,中际旭创赴港上市计划将光模块行业“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天孚通信(300394.SZ)”三强竞争格局推向新阶段。

中际旭创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龙口市振华电工专用设备厂,早期专注电机绕组装备制造。2012年,以山东中际电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之名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以28亿元收购苏州旭创100%股权,更名为中际旭创。目前,已形成集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200G、400G、800G、1.6T等全系列高速光模块,应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5G无线网络、电信传输和固网接入等核心领域。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全球对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爆发式增长,光模块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研究公司LightCounting报告指出,云计算公司支出以及以太网光模块和DWDM传输设备销售增长超预期,电信市场显现复苏迹象,大部分增长活动与数据中心互连基础设施相关。国盛证券研报显示,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上修,需求旺盛,光模块行业迎来“量价齐增”局面。

在此背景下,中际旭创市场表现良好,股价自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300%,7月至今市值增长2800亿元,跃居A股山东板块市值首位。半导体行业分析师认为,中际旭创需扩建国内产能、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并储备紧缺原材料。中际旭创公告称,赴港上市是为推进国际化战略、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方案,发行规模、定价等细节未确定。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被A股投资者合称为“易中天”。今年前10个月,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股价涨幅分别为197.90%、282.97%和72.95%。

中际旭创今年前三季度营收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归母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第三季度营收102.16亿元,环比增长25.89%;净利润31.37亿元,环比增长30.1%。新易盛前三季度营收165.05亿元,同比增幅221.70%;归母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37%,前三季度毛利率47.25%,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39.3%。天孚通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9.18亿元,同比增长63.63%;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50.07%。

“易中天”三强占据全球高速光模块市场超70%的份额,形成寡头竞争格局。中际旭创赴港上市或加剧“强者恒强”趋势,推动行业向马太效应发展。不过,中际旭创“A+H”上市短期内强化龙头地位,长期需关注技术、地缘与市场多元化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