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1月21日,北交所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仪”或“发行人”)IPO申请文件发出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科仪是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核心部件提供商及真空科学仪器设备供应商,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此次第二轮问询函聚焦三大核心议题。首先是市场竞争格局。根据申请文件及问询回复,发行人竞争对手Ebara、Kashiyama能提供集成电路领域的真空设备。发行人产品在运行寿命、故障率等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指标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差距,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工艺技术积累也有差距。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主要竞争对手技术迭代周期及对自身的影响,对比分析是否缺少对标产品线及对应的产品应用领域、市场份额,说明发行人与主要竞争对手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竞争策略,涉及招投标安排的,说明发行人维持客户合作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是第二大焦点。报告期内,公司光伏领域干式真空泵产品收入分别为11,217.03万元、17,550.23万元、10,517.29万元和30.27万元,2025年上半年未形成对光伏领域主要客户的干式真空泵产品销售收入。公司光伏领域产品毛利率低于其他同类型产品,主要光伏领域客户业绩下滑。尽管报告期内发行人集成电路领域受益于客户产能扩张,但2025年上半年对部分核心客户的收入和毛利率已下滑。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影响2025年上半年光伏领域主要客户未能形成收入的主要因素,说明光伏领域真空泵销售收入、利润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集成电路领域真空泵销售是否会受到波及,发行人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
独特的“备用泵”业务模式引发的存货风险是此次问询的“重头戏”。报告期内,发行人基于合同约定或行业惯例向部分客户提供备用泵,未与销售定价挂钩且未单独收取费用。报告期内,中科仪存放在客户处的备用泵数量持续激增,带动存货余额从1.39亿元飙升至4.10亿元,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监管层质疑这种不单独收费的备用泵供给模式的商业实质,包括是否为获取订单的“隐形对价”,权属约定是否清晰,迭代后备用泵的变现风险等,该问题还关联到公司拟募资8.25亿元中的干式真空泵产业化项目合理性。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6.98亿元增至10.82亿元,保持增长态势。报告期各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亿元、1.93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7.8%。
中科仪本次拟募集资金82,548.33万元,其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余额59,484.17万元。北交所要求发行人结合募投项目投资总额规划、募投项目实施期间资金投入计划与产出预期、上市后预期现金净流入情况等,说明发行人上市后资金使用规划,是否能够按照公司章程要求实施股利分配政策。
此外,中科仪在招股书中提示了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股价波动造成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截至2024年末,中科仪分别持有拓荆科技1.54%股份、中科信息0.80%股份,公允价值合计73,514.26万元,占公司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为25.20%。报告期内各期公司因持有前述上市公司股份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出售股份产生的投资收益合计分别为46,188.29万元、54,587.00万元、807.70万元,均计入非经常性损益。若未来拓荆科技、中科信息的股价发生波动,将导致公司所持有的相应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