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走势波动。上半年,创新药板块上涨;此后,板块出现回落。截至11月20日,东财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32%。
四季度以来,多家创新药企业获内外资机构密集调研。百济神州获88家公募和外资机构调研;泽璟制药获36家公募和外资机构调研;迈威生物和微芯生物获10家以上公募和外资机构调研。其中,百济神州的调研名单中有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资本集团、Point72资产管理等全球知名投行和顶级资管机构。
对于创新药板块近期调整,嘉实医疗保健基金经理郝淼表示,这是对上半年市场情绪过热的修正,属于交易层面因素,非板块基本面逻辑改变。
中长期来看,国产创新药销售收入增长,在国内整体药品市场占比10%左右,未来可能有3倍以上成长空间。未来3年,我国创新药在海外商业化有望爆发,对出海企业业绩有正向贡献。
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基金经理王大鹏称,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实力提升,研发管线数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研发与临床推进能力,中国创新药有超越可能。
从行业基本面看,创新药板块回归内生增长轨道。政策支持创新药械发展,商业保险等支付方式完善有望为支付端带来增量支持,集采政策优化预计提振板块估值。
沪上一位外资基金经理表示,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投资机遇,发展遵循逻辑链条:中国在顶尖科研领域突破,临床阶段凭借患者群体和成本优势推进,通过知识产权授权变现,当前涨幅未反映未来商业化潜力。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长期来看,随着行业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收获期”,创新药板块商业化价值将持续释放,成长逻辑与投资价值将更清晰。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