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促进餐饮业智能化布局行动计划(2026 - 2028年)》。根据计划,到2028年底,团餐、快餐、茶饮咖啡企业全链条智能化渗透率超过70%,正餐企业关键环节智能化应用率超过50%,供应链智能化管理覆盖率超过60%。这是国内首份省市级面向餐饮场景的智能化发展计划。
行动计划致力于将智能技术应用于餐饮业全链条。在食堂场景,要求全面推进“智慧食堂”模式,支持搭建线上预订平台,依据系统预订数据反向指导、精准备餐。此外,还提出强化中央厨房智能化支撑能力、强化食品安全智能溯源、智能化驱动餐饮品牌精准运营与拓展,覆盖中央厨房、食品溯源和餐饮营销等餐饮各场景。
行动计划提出一些场景,如鼓励引入AI营养分析师,根据用餐群体特征自动生成营养均衡的周食谱;让AI学做中国菜,利用传感器、物联网、AI学习等技术,对火候、刀工、翻炒、调味等关键烹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建模,形成可复用的数字工艺包。
行动计划出台背景,一方面,国家强调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落地,可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另一方面,上海有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也是餐饮高地,适合率先尝试。
随着餐饮行业连锁程度和标准化要求提高,餐饮智能设备越发普及。喜茶自2021年组建智能设备研发团队,陆续推出全套茶饮智能设备,如智能出茶机、智能电子秤、制茶小助手等,已在喜茶门店全覆盖,提升了鲜果原料制备、调茶等环节效率。一筐青提人工去皮需15分钟,自动去皮机只需1分钟。应用智能秤后,门店最畅销前20款产品的售罄率降低50%。喜茶智能设备造价数千到上万元不等。
一些走快消路线和走量的连锁品牌,已用上全自动咖啡机。炒菜机在餐饮行业也越来越普及,操作者先选菜品,再按菜谱提示投佐料,机器约两分钟翻炒后出锅。人工主要负责投菜和清洗,1个人能同时操作3到4台炒菜机。消费者可通过手机应用调整炒菜机菜谱调料分量。炒菜机根据型号不同,价格在1.5万元到2.5万元之间,已被一些平价连锁餐厅应用。吉祥航空食堂使用炒菜机器人后,出餐时间降低50%到70%,AI智能识别计算减少了菜品浪费。
随着大模型、人工智能乃至仿真机器人的发展,餐饮智能应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一批引领性智慧餐饮融合场景试点项目,推进大模型在餐饮场景的应用赋能。
放眼未来,餐饮智能化将赋能战略决策,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餐饮价值链。在此趋势下,大企业陆续加入餐饮智能化赛道。老乡鸡超380家餐厅使用了炒菜机器人、智能蒸柜、智能鸡汤炉等设备;小菜园自2023年开始使用炒菜机器人,至少覆盖近200家门店。
2025年7月,京东集团宣布计划3年内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该品牌只做外卖不做堂食,主要通过炒菜机器人现炒并在线直播。此前,京东已多轮投资AI炒菜机器人企业橡鹿科技。
拓邦股份的商用炒菜机器人接入DeepSeek大模型,搭建智能云平台,支持烹饪、营收、设备使用数据实时监控查看,可实现数据精准分析,定位热销品类和产品低效时段,帮助用户合理配备食材、优化成本。云端存储、可视化编辑及智能分类功能,可实现菜谱的高效管理。
餐饮智能化行业站在从“蓝海”转向“红海”的节点,随着大企业加入,餐饮智能化产业供应链成熟,降本增效,普及程度将提升。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