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卫光生物(002880.SZ)再次启动非公开发行计划。近期,卫光生物披露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更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该公司主营血液制品,计划募资不超过15亿元(含),其中12亿元用于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卫光生物血液制品产量601.69万瓶,同比增长24.72%,但销售血液制品507.33万瓶,同比减少5.42%。针对此次定增项目预测及后续浆源拓展计划安排,曾向卫光生物方面致函并致电采访,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会通知相关负责人查收邮件,待查阅后回复,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卫光生物创建于1985年,是深圳市唯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11个品种23个规格,拥有年处理650吨血浆的血液制剂车间、9家单采血浆站和3家子公司。
这并非卫光生物首次谋划通过定增扩充产能。2022年3月,公司曾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1.5亿元建设800吨/年的血液制品智能工厂,该计划经调整减至10.87亿元后获证监会批文,却因“资本市场环境和发行时机变化”未在有效期内实施。
卫光生物的生产线建于2013年,初始设计年投浆量仅400吨,经多次改造提升至650吨,但进一步改造升级产能空间有限。与此同时,公司采浆量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466.77吨增长至2024年的561.57吨。
根据新的定增方案,卫光生物拟投入12亿元募集资金建设年处理血浆1200吨的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公司预测,项目达产后预计运营期年均营业收入45.33亿元,年均净利润8.61亿元,这一预测数据相当于公司2024年预计全年营收的4倍以上。
然而,公司目前9个浆站通过拓展献浆员、提高献浆频次,预计2033年采浆量才达1180吨,项目达产时公司浆源有700吨左右缺口。并且,公司还需推进8个新设浆站审批,同时寻找并购标的,在目前浆站审批趋严的背景下存在不确定性。
项目总投资高达23.08亿元,建设周期长达4.5年,经测算,该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39%,静态投资回收期9.12年。资金问题成为卫光生物扩产的首道难关,即使定增成功募得12亿元,仍有11.08亿元资金缺口需自筹解决,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7959.99万元。
产能消化是公司面临的第二道难关。2024年公司血液制品产销倒挂,产量增长但销量下降,库存量大幅攀升,年末库存同比激增超70%,达到226.51万瓶。卫光生物在公告中提示,若未来血制品行业市场增速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或者公司市场开拓不力、销售推广不达预期,则公司将面临产能无法及时消化风险。
目前,血液制品行业的扩产竞争已进入白热化。全国28家血液制品企业中,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等组成千吨产能“第一梯队”。
2025年6月,国药集团出手收购派林生物,在央企加速整合、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日益巩固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对卫光生物的态度或成为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变量。2025年以来,血液制品行业内已出现因产品价格下行导致多家企业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事实上,血液制品行业扩产潮早已开展。天坛生物的成都蓉生永安血制项目、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和兰州血制生产基地项目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目前均已投产或竣工;华兰生物在重庆涪陵投资兴建的1000吨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已建成,预计2025年可投产;博雅生物在抚州市的1200 - 1500吨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正快速推进,已完成主体结构等,这些产能投建都先于卫光生物。
卫光生物在定增问询回复中描绘的前景,与公司当前业绩下滑趋势形成对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同比下降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下滑13.6%;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滑12.7%。
分季度看,公司业绩呈加速下滑态势。2025年各季度收入分别为2.25亿元、2.93亿元、2.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57%、1.18%、17.63%。净利润三个季度分别为0.44亿元、0.64亿元、0.50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31.06%。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卫光生物2025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411%至1706万元,系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2.1%至1.75亿元、信用期延长所致,此外,公司期间费用率全面上升。
尽管业绩下滑,卫光生物仍积极推进定向增发工作。西南证券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2.3亿元、2.8亿元,意味着机构对公司2026年的业绩预计零增长。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