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1月27日晚,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基于整体战略和未来经营发展需要,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向合营企业解放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金增资1.91亿元。
与此同时,解放时代现有股东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引入投资者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同步增资,本次三方合计增资金额为4.12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解放时代注册资本将由9000万元增至约4.91亿元,解放有限、宁德时代、特来电持股比例分别为47.027%、47.027%和5.946%。
解放时代成立于2023年3月,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商用车车电分离、整车租赁、运力承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其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2361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4.8亿元、2025年1 - 9月的4.77亿元。
解放时代成立之初由解放有限与宁德时代各持股50%,此次增资完成后,股权结构由“两方合资”变为“主机厂+电池企业+补能运营商”三方共建。一汽解放通过解放有限掌握整车开发和渠道资源,宁德时代提供电池及相关技术、资产管理能力,特来电在充换电网络和场站运营方面具备优势。
从财务表现看,2024年和2025年1 - 9月,解放时代净利润分别为19.51万元和 - 213.85万元。截至2024年年末,资产总额为5.4亿元、净资产为8338.29万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资产总额升至14.21亿元、负债总额为13.4亿元。
当前新能源商用车涉及的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整车销售、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处于前期投入和起步阶段,商业模式尚在探索,对资金和资产周转能力要求较高。
一汽解放表示,本次增资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转型和未来经营发展需要,可增强解放时代资金实力,丰富资源链接,加强新能源商用车生态链与产业链建设,提升其综合实力和行业竞争力,有利于公司在新能源生态领域的布局深化以及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宁德时代与特来电而言,本次投资可进一步完善其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生态布局,深化与主机厂在新能源产业生态链与产业链共建的合作。
今年以来,商用车行业出现回暖态势,但经营压力仍较大,布局新能源商用车生态,可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宇指出,商用车车企面临转型与盈利之间的矛盾,要在短期内不依赖技术“颠覆式”进步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通过创新解决方案实现盈利,要从单一的整车生产者向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聚焦用户使用车辆的全生命周期,从多维度探索盈利机会,需要全业务链深度融合、合作共赢。
接下来,一汽解放将围绕技术、产品、制造、生态四大维度,主动创新求变,支撑第一生命曲线、第二生命曲线的无缝衔接发展,实现解放新能源换新领航。
解放时代承接了一汽解放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的关键支点。通过与宁德时代、特来电的深度绑定,一汽解放试图在新能源商用车赛道的补能服务、动力电池回收等环节赢得主动权。
2021年,一汽解放发布新能源“15333战略”(“蓝途行动”),从研、产、供、销、服全体系入手推进电动化转型。在产品技术方面,初期借用传统车资源打造产品,现阶段全面开发自主总成,从“大三电”到“小三电”逐步实现自主化。
同时,一汽解放深度布局全产业链体系,构建起涵盖自研电池PACK、电机及电驱桥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向上下游延伸:与合作伙伴成立“挚途科技”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落地;通过“解放时代”布局新能源电池与换电运营;成立“优你达”“解放绿动”等企业,延展到网络货运平台和车辆后市场服务等领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6.4万辆和3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1%;1 - 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5.6万辆和34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9%和9%。其中国内新能源商用车10月销量8.2万辆,同比增长52.4%;1 - 10月,国内销量64.9万辆,同比增长60.2%。
一汽解放提出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到2030年实现品牌价值、营业收入、市值“三个千亿级”的规划。在新能源领域,提出打造“绿色解放”,通过专属新能源技术平台和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叠加“租赁+直销”等创新营销模式,以及覆盖“车、电、站”的一站式服务,从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通道。
从销量来看,今年9月,一汽解放新能源中重卡销量0.38万辆,市场份额17.6%,成为当月国内中重卡终端市场唯一“双冠王”。近期发布的新能源干线运输解决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干线物流场景中的新能源产品与运营组合能力。
随着车电分离、整车租赁、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环节的协同深化,商用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正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以“车、电、网”全链条为单位的生态体系较量。“解放时代”的战略作用,正从一笔财务投资,转变为支撑其新能源“第二生命曲线”的重要支点。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