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平骑虎难下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靳文雨 4.7w阅读 2022-07-07 18:09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28年前,凭借敏锐的嗅觉,罗玉平在房地产领域混得风生水起,旗下中天金融先茅台一步,成为了贵州第一家上市的企业。2018年,凭借130亿的身价,他曾问鼎贵州首富。

  然而,风光的背后,危机也在暗地滋长。在意识到房地产红利渐渐“式微”后,罗玉平选择将主体业务转向金融领域,并进行了其在金融领域布局的最大一次“豪赌”——计划斥资310亿元收购华夏人寿部分股权。

  在罗玉平的规划中,公司通过收购华夏人寿这一关键举措,将完成在保险业的深度布局。但是,行行有风险,入局需谨慎。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一“吞象”之举,会让自己落入骑虎难下的地步。

  7月1日,中天金融发布关于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其中提到,公司与交易对方虽已达成初步交易方案,但仍处于与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就方案所涉及重大事项进行汇报、沟通、咨询和细化的阶段,尚未形成最终方案。

  这场收购案的悬念已持续近五年,仍无实质性进展。而今的中天金融,早已今非昔比。2017年,中天金融市值一度突破400亿,如今仅百余亿;2017年,中天金融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如今却陷入亏损境地。

  深夜时分,看着日渐“消瘦”的中天金融,罗玉平是否会后悔走了转型这一步。即便硬着头皮走下去,现在的中天金融还能拿出两百多亿完成“蛇吞象”的壮举吗?

  2022年7月17日,是银保监会接管华夏人寿期满之日,距离悬念揭晓已越来越近。

  收购“罗生门”

  中天金融收购华夏人寿的故事要从2017年11月份讲起。

  彼时,中天金融宣布,要从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中胜世纪”)手中收购其持有的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

  作为华夏人寿股东,上述两家公司分别持有华夏人寿20%和13.41%的股份,目标交易定价不超过310亿元。

  彼时,中天金融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6.55亿元,而公司账目资金仅有60亿元左右,如若要完成对华夏人寿的收购,则至少还有250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

  2017年底,双方收购股权框架协议约定定金由10亿元增长至70亿元。同时,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胜世纪将其合计持有华夏人寿33.41%表决权委托给中天金融行使。

  这70亿对中天金融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有媒体报道称,收购公告发布后,为了筹齐这笔钱,中天金融向第三方出售核心的房地产资产,罗玉平甚至低价兜售数十辆豪车筹资。还有消息称,贵州国资、茅台集团将和中天金融一起参与此次收购,但随后,茅台集团否认了这一消息。

  本以为这项收购会很快顺利达成,但没成想,一直拖到2020年7月,银保监会宣布对华夏人寿在内的6家机构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为一年。而在去年7月,银保监会决定再延长对华夏人寿接管期1年。

  随着收购周期被无限期拉长,中天金融的这笔交易仿佛陷入了“罗生门”。这五年来,中天金融基本每隔半个月就披露一次重大资产重组情况,但却一直未见进展。70亿定金“被套”,随时有损失的风险。即使获得审批后,剩下的200多亿余款如何支付,也成为一大问题。

  坎坷金融路

  细数中天金融近几年的资本动作,均发力在金融领域。而把地产大鳄罗玉平从“首富”的位置拉下来的,也是其一意孤行的“金融梦”。

  早在2015年,贵州提出“引金入黔”战略,再加上房地产红利褪去,罗玉平便开始着手将公司业务向金融业务转型,同时加速对大健康产业的布局。

  也是在这一年,中天金融确立了“以保险、证券、银行为主体,基金、资管、多元金融为辅翼,地产实业为基石”的发展路径。

  在金融转型的路上,罗玉平倾整个公司之力加速对金融业务的布局。并为此成立全资子公司贵阳金控,只用了两年时间,便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获得证券、保险、基金等多块金融业务牌照。旗下成员包括上海虎铂基金及母基金、友山基金、海际证券、中融人寿等。

  2017年3月,罗玉平干脆把中天城投更名为中天金融,以此彰显其在金融领域的野心。按规划,改名后的中天金融将持续加大对金融产业的投入,提升现有金融资产运营效率与效益,使金融类业务成为公司利润重要来源。

  然而,罗玉平这一跨跃之举并不顺利。以中融人寿来说,2016年中天金融将其收入囊中,并且还拥有其51%的控制权,可以占据决策地位。但收购之后中融人寿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2016和2017年加起来亏损的数额达到22亿左右。2021年,其亏损额更是高达65.36亿元。

  2017年收购华夏人寿股份之举,更是为其带来了巨大的资金“窟窿”。因70亿元定金占用,中天金融现金流动性受限,负债不断攀升之下,不得不变卖地产业务来筹集资金。

  据了解,2021年8月底,中天金融曾公告称,筹划把中天城投集团100%的股权转让给佳源创盛控股集团,彼时标的股权转让价暂定为180亿元,两个多月后,这一交易对价缩水到89亿元。今年有消息称,友山基金、中天国富证券等这些非地产业务也被卖或准备摆上货架。

 偿债承压

  目前来看,中天金融涉及房地产、证券、保险等业务。但是因为中天金融在转型金融业务的连番折腾,再加上受房地产开发项目减少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现金持续流出、负债率不断走高。

  根据财报,2017年-2020年,中天金融净利润分别为20.82亿元、14.67亿元、11.08亿元、5.72亿元,同比下降29.18%、29.53%、24.41%、48.40%。

  今年1月,中天金融曾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25亿元-4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7.15%-799.45%。

  但在4月29日,中天金融正式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时,又发布了一则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中天金融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的净利润修正为亏损62.2亿元-70.8亿元,同比下降1187.64%-1338.02%。

  截至2021年末,中天金融的负债总额为1434.04亿元,2022年3月末进一步增加43.11亿元至1477.1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2.79%。其中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余额合计182.41亿元,货币资金仅59.95亿,短期偿债面临上百亿缺口。

  同时,据中天金融2022年4月30日披露的《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公告》,其逾期债务40.40亿元,占公司经审计净资产的33.98%。

  中天金融从地产到金融的转型之路充满波折。如今来看,从往昔的千亿市值,到如今只剩下131亿,罗玉平可谓是成在房地产,败在金融。

相关标签:

资管K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