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经济体系里,工业气体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要素,广泛应用于传统行业,其细分领域电子特种气体(以下简称“电子特气”)则在新兴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被誉为精密制造的“高端血液”。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远气体”)深耕该领域二十余载,正以创新为驱动,开启从传统工业气体向电子特气及硅基功能性新材料高端气体的升级之路,构建综合型业务发展新格局。
记者近日走进和远气体,实探其“绿色”“智能”的循环产业基地。踏入和远气体的信息化中心,巨大的智能调度屏幕映入眼帘,它如同24小时不眠的“智慧管家”,将生产源头到客户终端的全流程牢牢掌控,织就闭环的在线管理网络。数据显示,和远气体目前年销售瓶装气500余万瓶、液态气体近100万吨,管道供气规模达6亿立方米,运营400余个现场供气项目,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和远气体董事长杨涛介绍,他1999年结缘气体行业,当时三峡工程建设需要大量气体,他便开始个体经营,2003年带领团队成立宜昌亚太气体有限公司,即和远气体的前身。经过多年发展,和远气体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气体公司,并于2020年1月13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后,公司管理团队捕捉到市场新机遇。随着国内高端制造业快速崛起,电子特气市场需求急剧增长,但长期被外资把控。杨涛果断决策,在巩固传统业务基础上,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向电子特气等高技术领域进军。
公司坚持创新发展,依托核心技术构建“人才 + 资金 + 平台”创新体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引进多领域技术专家及专业工程师,组建近200人的核心研发团队;平台创新方面,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资金创新方面,投入1.5亿元建成国内领先的研发检测中心。自2020年起,公司创新打造全产业链循环体系,形成六大业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电子特气等相关气体品种市场快速增长。QYR数据显示,2017 - 2023年我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由175亿元增长至4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96%,预计到2026年将达约808亿元。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我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壮大为电子特气行业带来广阔前景。
在“绿色”“智能”“循环”理念指引下,和远气体的循环产业园活力强劲。公司以规模化扩产为抓手,完善产业链条,朝着打造全球领先的电子特气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内,一期项目基本完工,二期正在建设。这里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合成硅基电子特气和新材料,利用氟资源生产氟基电子特气。未来,这里规划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级硅烷产能,配套设施完善,还能为周边企业稳定供气,助力打造全球一流硅碳负极产业园。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同样繁忙,各车间设备精密运转,公司依托当地资源构建一体化产业链生产体系,生产的电子特气能满足多个行业需求。
和远气体董事会秘书李吉鹏表示,两大产业园优势显著,承载着公司产业升级的雄心。董事长杨涛称,公司不仅在生产气体,更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正向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气体公司的目标稳步迈进。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