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敖东:探寻老字号焕新的密码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9006阅读 2025-08-07 00:49

Ai快讯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崛起的中华老字号——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探寻其穿越时光、拥抱时代的焕新密码。

长白山腹地的黑土地为人参、五味子等道地药材提供了天然温床,也是吉林敖东产业版图的支点。今年上半年,吉林敖东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6亿元至12.90亿元,同比增长130.00%至140.00%。

在守道地药材方面,吉林敖东投建种植加工基地。其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国营延边敦化鹿场,现拥有亚洲最大GAP认证的梅花鹿基地与长白山道地药材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了药材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在吉林敖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四条主力生产线高效运转,保障着产品品质。

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郭淑芹表示,药材品质直接决定药品疗效。公司不仅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药材种植基地,还启用中药材基因鉴定系统,推动产品创新和全过程品质管控。依托自身基地资源,公司率先建成10种北方道地药材的种质库、基因库、标本库及数据库,解决了关键难题,还建成绿色药材种植基地与东北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

吉林敖东药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称,在药材加工过程中,利用现代化设备精准控温控湿,智能色选剔除杂质等,还通过标准化仓储和全程监控确保药材和成品长期存放稳定。目前,公司正在打造“中药材产业 + 数字化管理 + 全链路追溯行业应用”的创新模式,未来将向全产业链环节发力,转化资源优势。董事长李秀林表示,公司利用长白山资源,与资本共振,构建了不可复制的竞争模式。

在重创新发展方面,吉林敖东生产模式高度智能化。随着政策支持,中药创新药研发等领域潜力释放,公司将目光投向中医药现代化。副总经理、董秘王振宇表示,公司快速布局颗粒配方工厂,打通全产业链,构建追溯系统保障用药安全。

总投资10亿元的中药配方颗粒工程项目提取车间于2024年底投入运行,年提取能力达5000吨。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型生产向数据驱动型产业化生产的转型,保障了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稳定性。提取车间工作人员介绍,中药提取环节全自动化管控,全流程无须人工干预,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减少人为干扰,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与可优化。

在技术攻关方面,企业通过5000余次研究,应用动态提取、低温浓缩等技术,解决了出粉率低等难题,提升原料利用率,确保成品药效和物理化学特性稳定。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525种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涵盖20多种吉林省道地药材。

吉林敖东向“新”而行还体现在人才培育、标准构建等多维度。党委书记赵大龙表示,人才方面构建复合型团队并给予补贴,标准构建从单点规范到全链条赋能,公司还主导制定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

公司形成了“医药 + 金融 + 大健康”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金融资本是关键支撑力。吉林敖东是广发证券第一大股东,还与广发信德合作成立基金投资医药企业,增强产融协同效应。李秀林表示,公司将以多轮驱动战略为核心,激活各项效能,借产业与金融共振促价值增长。“医药 + 金融 + 大健康”的多轮驱动,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