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削减用户补贴,宋中杰瞄准车后服务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曾树佳 2.0w阅读 2025-09-05 10:22

/瑞财经 曾树佳

“嘀嗒出行十一周岁了。非常感恩,3.95亿同路人的一路鼓励、支持和陪伴。”

9月的第一天,嘀嗒出行在官微上,发布《致全体用户的一封信》,写下了这句话。

据其披露,截至630日,嘀嗒认证车主增至1990万人。嘀嗒出行将挖掘车后市场潜力,围绕用车、养车、二手车交易等方面,为有车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车后服务。

上半年,嘀嗒出行的收入为2.86亿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4.04亿元下降了29.2%

期内,其毛利为1.92亿元,下降幅度为35.2%;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降幅为85.8%。而经调整净利润,则微幅增长4.7%,由1.3亿元增至1.36亿元。

尽管嘀嗒出行获得了用户增长,但它的订单量与交易额,却下降了。2025年上半年,该平台订单总数仅为4320万,同比下降30.0%;整体交易额26.08亿元,同比下降34.9%

顺风车服务仍是嘀嗒出行的营收主力,半年度,该业务贡献2.75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5.9%。去年同期,该项业务的收入为3.89亿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嘀嗒出行倚重的顺风车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上半年,这项业务的毛利率为67.2%,而去年同期为74.2%

这是由于与腾讯、百度等第三方聚合平台合作产生的已完成订单及交易总额增加,导致第三方聚合平台收取的佣金增加,而由于平台加强了技术基础设施,导致营运及维护服务费增加。

盈利下降的另一边,嘀嗒出行有意在控制营销方面的花费。

期内,其销售及营销开支为6610万元,同比去年同期的7790万元,下降了15.15%

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采取了审慎的推广策略和算法驱动的更精准营销方式,导致用户补贴与激励以及市场推广开支的减少;此外,订单减少也导致了客户服务外包开支减少。

瑞财经查阅获悉,2024年,嘀嗒出行便因业绩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便将司机及乘客奖励,从2023年的6707.4万元降至3846.3万元。

除了顺风车业务之外,嘀嗒出行的另两项业务,为智慧出租车服务、广告及其他服务,其上半年的收入,则分别为250万元、920万元,同比下降19.4%22.03%

这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2.3%90.1%

嘀嗒出行试图拓展更多的业务线,但眼下,其整体出租车战略,从“网约化”调整至“扬招和网约一体化”的新出行战略,还没开始变现;而由于品牌类的公司客户广告预算减少,它的广告收入也没有增加。

对此,嘀嗒出行创始人兼CEO宋中杰,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业务。

他表示,嘀嗒出行将寻找和探索更多独立于顺风车之外的业务,提供更好的、更智能、更个性化的车后服务,同时借助更多AI赋能,打造全新车后服务模式。

来源:瑞财经

作者:曾树佳

相关标签:

港股动态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