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年来,上海制造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正迎来厚积薄发的新阶段。
中科新松的“多可”协作机器人在大众一汽位于大连的发动机工厂已部署多达40台,这是客户认可并逐步加码采购的结果。回想当年挺进“严苛到令人生畏”的大众全球准入体系,中科新松董事长杨跞颇为骄傲。历经四年极端考验,锤炼出标杆项目,带来了海内外老客户的复购与扩点,以及新客户的信任采购,直接拉动中科新松产值去年实现两倍增长,今年仅半年就已完成去年全年产值。
上海协作机器人的发展成果与上海海关最新数据相吻合,今年1至7月,上海机器人制造已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上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近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上海制造咬定向“高”攀登。2013年左右,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被欧美日的“四大家族”垄断,中国本土机器人发展艰难。但上海企业立志探索协作机器人弯道超车之路。协作机器人倡导人机协同,部署成本低、安全易上手。中科新松旗下多可品牌于2015年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七轴协作机器人,2022年又率先推出国内首台25公斤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同时,中科新松开启国际安全认证之路,中国工程师们知难而进,针对具体场景开展失效概率分析。首台多可2020年入驻大连发动机工厂,迄今零故障,得到工厂总经理的高度评价。今年3月,中科新松收获国内协作机器人界第一份来自权威认证检测机构的功能安全全系列认证,让中国协作机器人进入欧洲市场。
向“智”提质也是上海制造的重要特征。今年前7月,上海电子行业产值增长17.8%,华勤技术、移远通信等科技公司表现突出。上海模组研发制造企业借助AI优势,构建全链路能力,不仅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站稳脚跟,还在AI玩具、具身智能等新场景下实现新增量。如移远通信发布的实时交互方案优化了端侧全链路音频算法,去年以36.5%的市场份额连任物联网模组全球龙头,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此外,上海规上工业还在向“绿”蝶变。新能源汽车今年前7月累计推广量超16万辆,同比增长19.9%,历年累计推广181万辆,居全球城市第一。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底色的上海新型工业化范式,将在9月23日开启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集中展现。中国工博会已连续3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品牌展,今年国际展商占比突破30%,海外注册人数超1500人,增长三倍。工博会将聚焦超导、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展示工业创新成果和标杆产品。如上海公司能量奇点的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超过96%,全部磁体系统均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加工建造。上海制造正通过不断创新和升级,赢得超脱于价格战的战略主动。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