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迎新帅,华润老将吴秉琪接任总经理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0.3w阅读 2025-09-07 10:32

Ai快讯 9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披露多家央企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信息,其中华侨城迎来重要人事变动。曾担任总裁、中国建筑副总经理的吴秉琪,出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并提名为总经理人选。现年63岁的张振高因达到大型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上限,卸任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董事刘凤喜,也不再担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早在8月29日,中国建筑举办的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时任该公司副总裁的吴秉琪意外缺席现场,就引发外界对其职务变动的猜测。目前,华侨城官方网站已更新吴秉琪简历,一位接近华侨城的人士透露“吴总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了”。

自2022年以来,华侨城营收进入下滑通道,已连续亏损三年。2022 - 2024年,华侨城三年累计亏损超260亿元。2025年上半年,华侨城实现营业收入113.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8.68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 - 10.56亿元。华侨城解释业绩承压主要原因是项目结转收入金额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这与全国房地产销售疲软趋势一致。同时,债务压力也是悬顶之剑,截至2025年6月末,2410.86亿元总负债中61.85%为短期债务,流动负债达1491.03亿元,短期偿付压力较大。

2022年3月底接替段先念出任华侨城集团董事长的张振高,任期三年正值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上任后,他迅速提出三点战略方向:积极推进战略规划修编聚焦主业、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落实精益管理。推动组建城市公司化解资源重复配置矛盾,将旅游发展集团、商业管理公司等四家专业公司独立运营,还加快资产处置,近年出售了上海、西安等地多个项目股权和五星级酒店资产,累计处理超过30家子公司及其债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总负债额,但未能完全阻止业绩滑坡。

不过,2025年中报也有积极一面。今年上半年华侨城强化销售去化力度,优化资金回笼节奏,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25.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53.9亿元,扭转了此前现金流承压局面;上半年通过管理输出模式,成功获取浙江衢州、安徽祁门2个轻资产服务项目,为未来增长开辟了路径。

吴秉琪现年54岁,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获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自1993年加入华润集团,在华润体系内工作近三十年。他从华润物业起步,后进入华润置地,历经多职位轮换,成长为核心管理层成员。2019 - 2020年,带领华西大区销售额同比增长37.8%至275亿元,营业额同比增长9.7%至190亿元。转战华北大区后,带领团队在北京市场实现413亿元销售突破,将华润置地送入北京房企top3行列。2022年7月升任华润置地总裁,全面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2023年9月离开华润体系,调任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后担任公司副总裁,主要围绕地产业务板块整合开展工作。从中国建筑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公司房地产业务多项指标位于行业第一。

接下来,吴秉琪面临帮助华侨城扭亏、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难题。除流动性压力外,还需重新审视其“文旅 + 地产”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不过,华侨城也拥有诸多优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集团总资产达4848亿元、净资产1004亿元,2024年境内债融资达183亿元,融资成本仅为2.13% - 3.57%。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华侨城在资源获取和政策支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其后续回归健康发展轨道提供支持。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