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坚定“高切低”!中药ETF(560080)收跌0.63%,全天溢价坚挺,近9日连续“吸金”超1.2亿!哪些因素正利好中药板块?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6433阅读 2025-09-12 19:22

今日(9.12),沪指创阶段新高后小幅回调。市场震荡环境下,业绩相对稳健、估值性价比更高的品种或受资金关注。以兼具消费和医药属性的中药板块为例,中药ETF(560080)收跌0.63%,全天成交额近1亿元,较昨日放量32%,场内持续溢价!资金面上,中药ETF(560080)已连续9日获资金青睐,累计净流入超1.2亿元!融资余额亦连续攀升,中药ETF(560080)最新融资余额近7000万元!

【中药ETF(560080)年初以来行情走势&成交额变化】

image

板块估值方面,中药板块动态市盈率居2021年以来低位。截至2025年9月11日,中证中药指数市盈率TTM为25.97x,仍在2021年以来低位。

image

中药ETF(560080)标的指数热门成分股多数飘绿,白云山、云南白药、以岭药业跌超1%,片仔癀、东阿阿胶、同仁堂、天士力微跌。上涨方面,众生药业、达仁堂微涨。

image

消息面上,白云山公布了2025年中期权益分派方案,拟每10股派4.0元,股权登记日为9月11日,除权除息日为9月12日,派息日为9月12日,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5亿元。

【中药核心数据跟踪!药中银行拐点至?】

浙商证券跟踪核心数据后指出,流感数据趋于平稳,收入增长压力环比减轻。2025Q2以来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均回归常态,考虑到Q2-Q3往往为流感淡季,且2023年和2024年这两个季度的发病情况相近,大部分中药公司已经历了过去近两年的社会库存清理,2025Q2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2025Q1均有改善,在中药材降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减轻下,预计2025H2行业业绩增速有望环比2025H1好转。

image

此外,中药材价格指数回落,毛利率压力有望缓解。2024年7月中旬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当前水平与2022年12月中旬价格相当。常用中药材连翘、当归、牡丹皮的价格也呈下降态势,麦冬、党参价格相对稳定。预计2025年中药企业的毛利率压力有望随中药材价格回落而缓解。

image

image

浙商证券认为,中药业绩拐点将现,板块行情将启。中药行业在医药板块中具备类似银行行业的属性,现金充裕分红高,利润增长波动少,海外局势影响小。2025Q2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2025Q1均有改善,在中药材降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减轻下,预计2025H2行业业绩增速有望环比2025H1好转。

(来源:浙商证券20250908《药中银行拐点至》)

万联证券表示,2025H1受政策和渠道影响中药板块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中药板块在药店和院内渠道销售疲软影响下业绩承压,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整体看,OTC领域龙头企业业绩韧性较强。在医保改革背景下,中药行业正经历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期,未来多元化渠道、高品牌力和高临床价值是关键。

长期看,政策引导行业走向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建议关注拥有强大品牌护城河的OTC龙头企业,品牌力可以对冲政策压力、成本控制能力强,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以及在创新中药上取得突破的企业。预计下半年在渠道库存逐步出清、中成药成本下行趋势延续、叠加低基数效应下收入和利润有望温和向好。

(来源:万联证券20250904《中药行业跟踪报告》)

中药板块兼具内需新消费和医药双重属性,看好中药配置价值的投资者,不妨关注全市场规模领先的中药ETF(560080),场外可关注汇添富中证中药ETF联接基金(A:501011;C:501012)。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