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2025 年开年,新国补政策重磅出击,首次将微波炉、电饭煲等纳入补贴范围,这一举动犹如给深陷存量竞争泥沼的小家电市场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
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整个小家电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与此同时,消费者 “价值消费” 的理念兴起,“可以贵但要值” 成为小家电市场新的增长突破口。
前阵子小熊电器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35亿元,同比增长18.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05亿元,同比增幅27.32%。这样的增长态势,在竞争激烈的小家电市场中显得格外突出。
但回顾前几年,小熊电器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行业步入存量竞争,小熊电器的发展遭遇瓶颈。2024年,整个小家电市场需求疲软,价格竞争激烈,小熊电器的营收近乎零增长,净利润更是暴跌35.37%,创下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据奥维云网(AVC)2025 年 1-6 月全渠道推总数据,厨房小家电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 1.2%,但零售额却同比增长 9.3%,均价涨至 234 元,同比增长 10.6%。这一 “量跌额涨” 的现象,正是国补政策刺激下,行业结构化升级的体现。中高端产品凭借其更好的品质和功能,加速进入消费者的购物车,推动了整体零售额的增长。
小熊电器敏锐地抓住了这波政策红利,迅速调整经营策略,成立厨房事业部,极大地提升了组织运营效率。在品类策略上,将厨房小家电细分为锅煲类、电热类、壶类、西式类和电动类五类产品,精准定位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成功推动客单价增长。
在渠道方面,小熊电器一方面巩固传统电商渠道的零售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电商渠道,多管齐下,使得厨房小家电业务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6.73 亿元,同比增长 5.02% 。
除了厨房小家电,小熊电器在母婴与个护小家电业务上同样成绩不错。母婴小家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45 亿元,同比增长 40.54%。公司在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贴合母婴需求的新产品,并统一了产品风格,从外观到功能都更符合目标消费者的喜好,用户口碑得到显著提升。
个护小家电业务更是成为增长的 “火箭引擎”,同比增长 415.99%,营收达 3.2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 2.94% 飙升至 12.77%,一跃成为第二大业务板块。
这主要得益于 2024 年 7 月对罗曼智能的收购。收购完成后,小熊电器快速整合资源,罗曼智能与核心合作伙伴的协同关系更加紧密,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高价值订单占比提升。通过参加国际展会,罗曼智能提高了区域市场渗透效率,订单转化能力增强。在产品端,无刷电吹风、风梳等迭代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技术适配性与场景覆盖能力。
不过,在亮眼的业绩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从资产情况来看,上半年末小熊电器总资产 55.41 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 10.0%。虽然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 39.03%、存货减少 22.54% 可能是公司主动的资产配置和库存管理策略调整,但资产规模的下降仍需要持续关注。
在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都有所增加。上半年销售费用 4.30 亿元,同比增长 8.04%;管理费用 1.12 亿元,同比增长 6.67%;研发费用 1.06 亿元,同比增长 13.98% 。
费用的上升反映了公司在市场推广、组织优化和产品创新上的投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将是小熊电器接下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关标签:
家居K线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