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期,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在此背景下,一种黄金周边产品——“痛金”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痛金”可理解为“承载着对二次元热爱的黄金”,是黄金市场与二次元文化的独特碰撞,其价格甚至达到每克2800元,远超普通首饰金价。
面对这一新兴消费热点,周大福、潮宏基、老庙、老凤祥等“老派”品牌纷纷入场。周大福与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合作的系列产品零售额已超1.5亿元,老凤祥与经典动漫IP“圣斗士星矢”的联名产品上市两周销售也近亿元。
然而,今年以来,持续高位的黄金价格对黄金饰品消费需求产生了影响。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全球金饰需求量同比下降14%,逼近2020年的低谷水平。在全球金饰需求下降的大背景下,“痛金”却逆势热卖。
“痛金”逆势热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其情绪价值契合年轻消费者“悦己”需求。《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为情绪价值买单。“痛金”代表着年轻人的热爱、个性、浪漫、童真,也能满足连接同好、获得认同的社交需求。北京西城区的马女士展示的“痛金”手链,形象是动画Chiikawa里的角色乌萨奇,她表示戴上很有陪伴感。另一方面,“痛金”被视为最保值的“谷子”。“谷子”指漫画、动画、游戏、小说等衍生出的周边产品,相较于徽章、卡片等“谷子”,黄金在保值、增值上更具优势,即使联名IP的热度消退,其本身的黄金价值依然存在。
同时,中国黄金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高金价虽抑制了部分黄金首饰消费需求,但克重低、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依然受到青睐,小而美的金饰契合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各大品牌都努力乘上“痛金”的东风。
不过,“痛金”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痛金”的投资收藏价值关键要看背后的IP能否持续火热,随着IP热度消退,“痛金”通常会逐渐贬值,其升值具有随机性。此外,“痛金”市场的溢价问题备受关注,某些联名产品价格是普通黄金的2倍至3倍,二手市场更是炒作现象频出,金饰品牌也因此被质疑“割韭菜”。盘和林建议金饰品牌可以通过定制化和个性化来缔造增长点,以稀缺性来提高利润率。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提醒,黄金周边市场热度与金价呈正相关,但波动性更大。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动向与市场情绪变化,避免追高。建议结合自身资产配置需求,适当持有黄金作为防御性资产,但需警惕预期兑现后的回调风险。
另外,消费者在购买“痛金”时还需警惕知识产权风险,“私人定制”和拼团买“痛金”可能涉及商标权、专利权等问题,交易和售后也缺乏充分保障。近期销量暴涨的“沙金”首饰被爆出虚假宣传、镍释放量严重超标等乱象,也提醒消费者要保持理性,市场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金饰行业动向,打击不法行为,净化消费环境。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