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锂电龙头或易主,72岁船王将入局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484阅读 2025-10-05 23:36

Ai快讯 2025年9月29日,一场历时两年多的“豪门内斗”迎来终章。当日,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与杉杉集团管理人、重整投资人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有中国“民营船王”之称的72岁任元林有望入主杉杉股份。重整投资人包括新扬子商贸、新扬船、TCL产投、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等。

9月30日晚间,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600884.SH)公告披露了上述协议签署情况。根据公告,重整投资人拟通过“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剩余保留股票表决权委托”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朋泽贸易持有的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若重整成功,公司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任元林。该联合体受让股份对价共计约32.84亿元,以取得杉杉股份23.36%股权的控制权。

任元林是国内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业的创始人。2007年,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上市。扬子江金控是扬子江船业于2021年分拆出来的投资业务部门,并于2022年4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新扬子商贸作为扬子江金控旗下的主要国内投资平台,对外投资企业达57家,涉及金属、船舶、化工、新能源等行业。

这场控制权争夺战由创始人郑永刚猝然离世引发。2023年2月郑永刚去世后,其子郑驹和遗孀周婷之间的“豪门之争”引发混乱。郑驹在2023年3月全票当选杉杉股份董事长,却遭到周婷强烈反对,周婷主张自己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并介入公司治理,双方在董事会席位、信息披露、公司战略等多个层面展开拉锯。2024年11月,郑驹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周婷接任,但风波未息。2025年2月,杉杉集团被裁定进入破产重整,家族控制时代终结。更因连带担保责任,郑驹所持的181万股杉杉股份被法院强制执行,持股归零,彻底退出公司治理舞台。2月25日,宁波市鄞州区法院裁定受理杉杉集团破产重整案;3月20日,法院裁定对杉杉集团和其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进行实质合并重整;6月6日,管理人发布意向投资人招募公告。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电动化浪潮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锂电行业强势反弹,负极赛道率先走出调整周期,呈现“量价齐稳、集中度提升”的向好格局。杉杉股份作为人造石墨负极龙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079.59%;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实现净利润达4.15亿元。截至9月30日,杉杉股份股价上涨5.37%,年内上涨113.42%,报15.9元/股。

2025年上半年,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支持锂电、储能行业发展的政策。杉杉股份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其在芬兰建设的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项目进展顺利,已通过EIA环评公示,建成后将成为辐射欧洲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重要基地。公司还与Falcon Energy Materials pl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杉杉股份在负极赛道有先发优势,自1999年产业化负极材料以来,拥有20多年研发和生产实践经验,是国内负极材料产业的“先行者”和“技术引领者”。旗下子公司获得多项荣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负极材料领域已拥有授权专利359项,包括12项国际专利、234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13项实用新型专利。

业内对负极材料下半年走势普遍乐观。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抢装潮”延续,锂电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负极材料需求增长更具确定性。杉杉股份凭借技术、产能、客户、供应链等综合优势,有望继续享受行业复苏红利。同时,负极赛道“结构性机会”持续,快充负极、硅基负极、硬碳负极等新型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杉杉股份作为技术领先者,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且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将继续,头部企业竞争壁垒将进一步强化。如今,随着新实控人任元林的登场,杉杉股份不仅将迎来新的资本掌舵者,更面临业绩复苏、产业整合与战略重塑的多重考验。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