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随步入“慢牛”行情,但各个赛道却冷热不均,在科技、新能源的光环照耀下,消费赛道可以用表现惨淡来形容,一些业绩突出的消费基金往往呈现实质性的风格漂移。
然而到了四季度,一切似乎正在发生改变,原先门可罗雀的消费主题产品一改往日的清冷氛围。数据显示,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159928)上周前3日大举“吸金”超10.7亿元,16日盘中再获1.18亿份净申购,已连续第10日净流入!
截至10月15日,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159928)最新规模超209亿元,成为第一支进入200亿关口的A股消费类ETF。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近期大额流入持续增加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10.16
无独有偶,近期华安国证港股通消费ETF(159285)完成募集,募集资金达6.39亿元,为近月消费ETF募集规模最大,远超前期同类产品平均不足3亿元的水平。
这与此前资金对于消费赛道兴味索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年前三个季度内,消费ETF整体呈现卖不动的特征,跟踪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的鹏华基金、汇添富、富国基金的相关ETF,在今年六、七月份集中发行,分别募集资金为2.98亿、2.79亿元、2.28亿元,这三大头部公募在国证港股通消费ETF上的平均募集资金不足3亿元。
险资或成主力
近期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出现回调,业绩预期与高估值之间的矛盾有所显现。相比之下,消费板块(尤其是必选消费)需求刚性、现金流稳定,例如白酒行业ROE常年维持在20%以上,在市场波动加大时,其防御属性凸显,成为资金的“避风港”。资金从高位板块向低位板块切换的“高切低”策略,是年底锁定收益需求的体现。
数据显示,社保基金、险资等“压舱石”资金配置权益资产比例提升至30%,2025年预计新增入市资金超8000亿元,其中险资投向消费领域企业的比例将提升至20%,强化消费板块长期支撑。
有分析称,当前市场存在“高切低”诉求,年底锁定收益需求与月底业绩期博弈反弹预期形成共振,且四季度为传统的食品饮料消费旺季,业绩披露期优质标的有望重获关注,叠加避险需求提升,内需消费防御属性凸显。
不同投资风格,可以布局不同类型的消费基金
即便是久经沙场的公募老将,对于消费的判断也有分歧,更不用说是普通投资者了。至于投资者到底该如何选择,还需要根据你自己的投资者风格而定。
若您是右侧投资者,想要通过布局消费领域,取得后续可观的阿尔法收益。那么新消费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我们拿市场两支比较有代表性的基金举例。一支是布局新消费的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 (159735),另一支是我们开头提到的,布局传统消费的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 (159928)
从年初至今表现来看,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表现较为突出,其回报达到28.30%,显著高于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的7.86%。此外,该基金的超额回报为13.38%,显示出较强的主动管理能力。
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 与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年初至今收益对比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21
从风险回撤的角度来看,近一年,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最大回撤始终控制在15%以内,而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回撤最大达23.88%。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新消费估值高企,泡泡玛特股价涨幅已脱离传统消费股逻辑,资金博弈痕迹明显,若业绩增速放缓或IP热度下降,估值可能快速回调。这也意味着对于一些求稳的资产,诸如险资,社保资金等往往会选择更为稳健的A股消费。
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 与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近一年回撤对比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21
因此,如果你是左侧投资者,信奉价值投资者理论,喜欢性价比更高的消费类基金。那么传统消费基金或许更能符合你的要求。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消费呈现出回暖迹象,尤其是出行人次超出预期。自驾游成为主流选择,
有机构指出,后续传统消费领域存在政策驱动向好、基本面边际修复、估值补涨的结构性机会,可以逐渐增加对传统消费的关注度。
考虑到国内权益市场三季度较大的涨幅,以及前述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四季度市场波动有所加大,如果市场风险偏好受到抑制,红利板块可能会有阶段表现,或将对未来中国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催生新的投资机会。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