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上马大户型,云谷里天安1号有些“偏科”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进深 李奕和 3.2w阅读 2025-11-13 18:27

图片

/粤进深 李奕和

前两天,位于深圳龙岗坂田的云谷里项目,披露了调规公告。

最新涉及总平图调整的,是9栋、10栋。

内容主要包括增加公共架空连廊连通,地下室轮廓范围调整等。

变动并不算大。

不过,近几个月来,云谷里项目已披露了多次调规。

而每次都涉及不同的楼栋。

此前的1024日,项目1栋、2栋总平图也进行了微调。

修改内容包括:

增加7#8#公共架空连廊连通;

地下室轮廓范围调整;

消防车道微调,裙房屋面调整等。

而今年更早的时候,项目的111213栋,也做过类似的调整。

频繁调规,且每次调整的都是不同的楼栋。

皆因这个项目体量确实太大了。

并且,项目已经在着手准备入市。

近日,云谷里·天安1号已开放了营销中心和实体楼样板房。

预计将在12月份取证入市。

首推11单元整栋和12单元部分户型。

其中,11单元主要为255㎡的424卫户型,为两梯两户;

12单元则首推166㎡的01户型,423卫,为四梯五户;

除此之外,12单元的剩余的118142㎡户型,也将在后续推出。

云谷里作为天安云谷三期产品,体量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来看,整个天安云谷来自于天安岗头城市更新单元。

整个旧改总占地面积约76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00万㎡,计容积率建面约289㎡,预计投入600亿。

是一个集产业空间、住宅集群、公共配套、大型商业等业态于一体的超大型产城居城市综合体。

项目一、二期已建成建面约135万㎡的科创产业空间和公共配套,没有住宅。

目前正在开发的天安云谷三期(即“云谷里”),规划建面约160万㎡,则主要涵盖住宅、商业、教育等业态。

云谷里共8个地块组成,其中住宅有6个地块,总占地面积约13.14万㎡,总建筑面积约130.91万㎡。

建成后将有21栋住宅,总规划6232户(包括保障房640户)。

而即将推出的云谷里·天安1号,位于云谷里的02-01地块,占地约2.5万㎡,总建面约24.4万㎡,计容建面约17.5万㎡。

天安1号规划五栋45-51层的超高层住宅,分别为1栋一、二单元,以及2栋一、二、三单元,共982户。

因此也可以说,云谷里首推的天安1号,就是项目的1栋和2栋,共五个单元住宅建筑。

天安1号发开主体为深圳天安云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直接持股股东为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100%持股。

最终由天安数码城控股实际控制。

天安云城投资董事长为曲洪亮,总经理则是杨毅。同时,杨毅还是天安骏业集团总裁。

天安云谷的活动,多由杨毅抛头露脸。

比如前不久在天安云谷举行的关于儿童健康的公益讲座,杨毅就是以天安云谷关工委主任、天安骏业集团总裁的身份出席的。

从产品上看,天安1号作为云谷里首推组团,主打大面积刚改、改善客群。

产品面积1181251421662554房起步。户型图已经传出。

具体来看,户型还算方正实用。

新规产品,全屋有不少的飘窗,主卧均有270°飘窗。

255㎡甚至有两个卧室270°飘窗。

户型上的个别槽点,166㎡户型有一个套房卫生间对着床。

另外,作为最豪的255㎡产品,有一个户型阳台是朝向东北。

估计是为了看东北向的湖景,而在朝向上做了牺牲。

但该户型布局上,还是客厅被夹在中间,卧室分布在两边的“飞机”户型。

所以在通透性方面,可能还不及另外几个较小面积段的户型。

整个项目而言,天安1号其实有不少优点。

1)产城融合项目,周边产业人口托底,未来价值、流动性有一定支撑。

2)并且作为云谷里巨大项目体量的一部分,配套也较为丰富。

3)新规产品,户型得房率较高,部分户型实用率据悉能达100%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

1)项目的容积率不低,达到6.99,并且五栋住宅都是超高层;

高容积率,叠加超高层,居住舒适度上会有一定程度影响。

2)旧改项目,未来可能有保障房、回迁房入市。

不过,目前首推的天安1号来看,并没有涉及。

3)整个项目体量巨大,分多期开发,配套的兑现需要一定周期;

而且,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也是一大考验。

价格方面,项目附近的佳兆业中央广场,挂牌均价5.3-5.8/㎡,10月成交均价则为4.3-4.9/(贝壳找房数据)

市场预测,天安1号合理预期预计在5-6/㎡。不过鉴于其高端定位,以及附近的产业人才住房需求,项目或想冲6

但就眼下的楼市而言,就看市场买不买单了。

图片

图片

来源:进深

作者:李奕和

相关标签:

进深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