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2025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 - SIBs)名单,映射出中资银行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进阶。
名单中,中国5家国有大行入选。工商银行由第二组升至第三组,成为首家进入该组别的中资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维持在第二组,交通银行位于第一组。
工行资产负债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工行自身看,入选G - SIBs第三组是近年来持续推进智能化风控、现代化布局、数智化动能、综合化服务、生态化体系的成果体现。从外部因素看,国际同业竞争格局变化及汇率变动推动工行升组。去年部分国际大型银行业务增速放缓,系统重要性评分回落。且FSB使用欧元作为分组评估基准货币,2024年人民币较欧元明显升值,增加了中资银行得分。
进入更高组别后,工行将面临更高的资本与流动性要求。工行在接受相关采访时称,将在巩固自身稳健发展基础上,持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风险防控和金融创新能力,还将积极为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2028年第二阶段达标要求做好准备。
工行跻身G - SIBs第三组,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这一事件向全球金融市场传递三重信号:中资银行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系统重要性提升;工行升组发生在美国银行升组、德意志银行降组的欧美银行格局动态调整背景下,凸显全球银行业竞争重心向新兴市场倾斜趋势;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
同时,工行升组将对国内其他大型银行产生示范效应,强化行业整体对全球监管标准的内化与协同,推动中国银行业从“规模出海”向“质量出海”演进。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银行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