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报识陷阱系列之十四
文/李婷 程继明
大家好,这里是"明说资本",今天和大家聊聊"并购家庭内斗大戏"。
2019年度,长江健康(002435)亏损3.72亿元,这是上市10年出现首亏。直接原因竟然是,审计被并购的子公司时,连门都不让进。原因也很简单,你不按照约定支付并购款,我凭什么配合你审计?母子反目为仇,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大额计提商誉减值。
一场并购家庭内斗大戏就此展开。从此,并购江湖有多了一个不靠谱的案例。
母子反复为仇,审计连门都进不了
4月7日,长江健康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华信制药董事兼总经理马俊华、刘瑞环强行阻止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煽动相关人员无端围攻审计工作人员,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甚至致使公司部分审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公司层面虽多次积极协商沟通,甚至菏泽市高新区领导也多次出面协调,但均无效果。目前,公司事实上已对华信制药失去控制。
母子公司反目成仇公之于众。
2020年4月30日,和信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我们可以看到,出具保留意见有两点:一是长江健康已失去对华信制药的控制,注册会计师未能接触到华信制药相关的审计证据,无法判断华信制药2019年度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业绩补偿金额的准确性;二是长江健康收购华信制药时形成商誉6.64亿元,已于2019年度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你不付投资款,我就不让你审计
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18年7月,长江健康子公司长江医药投资以9.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以阿胶、鹿角胶、龟甲胶为主营产品的华信制药60%股权。
自此,华信制药成为长江健康的第二大主体。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协议收购转让款分两个阶段支付。第一阶段在华信制药法人变更后,长江健康支付5.09亿元,目前这笔款项已支付。第二阶段根据2018年、2019年、2020年三个会计年度目标公司完成的业绩情况,分三期支付,每期支付1.4亿元。
协议白纸黑字,支付方式和金额写的清清楚楚,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而问题还真是出现了。
2019年11月,长江健康发布《关于子公司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称,由于合同纠纷,华信制药董事马俊华向北京仲裁委员会递交了仲裁申请书,要求长江健康子公司长江医药投资,支付股权转让款1.10亿元,双方之间就股权让款的纠纷愈演愈烈。
原来,华信制药2018年实现净利润1.06亿元,已完成业绩承诺业。按照业绩补偿条款,长江健康应向马俊华支付1.4亿。但长江健康仅于2019年9月向马俊华支付3000万,剩余1.10亿元到目前还未支付,这与长江健康对华信制药失控有直接关联。
高溢价收购受挫,都怪阿胶不争气?
2016年以前,长江健康还只是是一家电梯系统部件制造商,与医药行业没有一点关联。
自2016年收购海灵化药、贝斯特和海南新合赛三家医药企业,成功进军大健康医药领域,随后又投资妇女儿童健康产业、收购郑州圣玛妇产医院等,逐渐剥离了主业。同时快速扩张医药、医疗产业,最终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医药健康企业。
然而,快速并购扩张的过程并不是如此简单容易。
2019年,受阿胶行业政策收紧、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阿胶产品的销量和市场规模增速均出现下降趋势。作为阿胶行业龙头的东阿阿胶2019年度直接亏损4.44亿元,同比下降121.29%,行业龙头都已经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可见以阿胶为主营业务的华信制药完成对赌协议净利润1.4亿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果然,2019年华信制药业绩未达预期,导致之前高额并购产生的商誉出现减值迹象,长江健康对华信制药计提商誉减值6.64亿元左右。如下图所示,长江健康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8.46亿元,另外1.82亿是收购郑州圣玛妇产医院产生的商誉减值。
自此,我们可知长江健康2019年度亏损原因就是大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这正是曾经高溢价并购华信制药产生的影响。
拼凑起来的转型,终究同床异梦劳燕分飞
长江健康母子反目为仇,造成业绩上市10年来业绩巨亏,这恐怕只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诸多上市公司并购陷阱的一个缩影,更深层次的并购陷阱至少有如下几点。
其一,高估值、高溢价、高商誉,这是并购后遗症的通病。并购重组在资本市场上屡见不鲜,然而很多高溢价并购的资产早已沦为上市公司的业绩黑洞,并且透支了上市公司未来若干年的成长性。多数并购标的公司在承诺期因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导致上市公司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准备,业绩爆雷。
其二,同床异梦,并购出的业绩终究只是黄粱一梦。之前,我们在头条号"明说资本"《亚太药业巨亏20亿,命悬并购,终究黄粱一梦》一文提到,亚太药业利用新并购的上海新高峰实现四年超高业绩,在业绩对赌期之后,上海新高峰便翻脸不认人业绩对赌后,立即劳燕分飞,留下商誉减值一地鸡毛。
其三,拼积木的发展模式谈何容易。上市公司为了转型,把公司壳资源当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欲搭上时代快车,谈何容易。我们看到的诸多上市公司,只是在股权方面对子公司实施并表控制,而日常经营活动、财务及人事等控制权并不在上市公司自身掌握范围之内,这种并购重组,就是个搭积木拼图的游戏。
来源:明说资本
来源:明说资本
作者:李婷 程继明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