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费用=行贿费用?揭秘行贿型药企财报4大特征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明说资本 1365阅读 2020-05-14 13:45

  文/程继明 贺春阳

  作为四大费用之一,销售费用直接影响到营业利润。然而,对于医药行业,销售费用可不是影响营业利润这么简单,可能其间包括诸多行贿费用。最近,医药龙头股恒瑞医药行贿事件,再次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顽疾推向风口浪尖。再联想到去年步长制药行贿事件。

  我们不禁要问:销售费用=行贿费用?

  靠行贿生存的药企能否支撑起"健康中国"战略?

  我们通常认为,医药企业的研发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社会期待所在。然而,A股医药企业大多依赖仿制药存活,创新药比例极低。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是,销售费用极高。

  近几年,尽管国家重点监管,但医药行业销售费用依然居高不下。从2015年到2019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节节攀升。相比之下,销售主导型的行业,白酒业和房产业与之相比,小巫见大巫。2019年,就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而言,医药行业为酒制造业的2倍,为房地产业的9.8倍。


图:2015-2019医药、酒、房地产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行业均值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图:2015-2019医药、酒、房地产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行业均值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此前,《法制日报》曾报道,在医药销售行业,涉及金额巨大且无法开具发票的回扣,通常在包装后隐藏在"差旅费"和"学术推广"这两类销售费用当中。而"学术推广被认为是贿赂的高发领域"。

  据国泰安数据库统计,2018年医药行业发生销售费用总计1949亿,其中在报表附注中带有差旅费、学术交流、会议费及咨询费的总计384亿,占比为20%。

  当前,"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不禁要问,靠行贿的药企能否支撑起健康中国战略?

  行贿型药企报表四大典型特征

  下面,我们看看靠行贿生存的药企,财务报表上有何典型特征。

  第一,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居高不下。

图:2015-2019年步长制药、恒瑞医药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与行业均值图:2015-2019年步长制药、恒瑞医药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与行业均值

  由图中可看出,被爆出过行贿丑闻的步长制药及恒瑞医药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均高于行业均值。行业均值基本在20%多,而恒瑞医药总体上维持在30%多,步长制药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最高至60%,也就是说营业收入超过一半的金额都用来做销售费用了。

  2018年,在"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这一指标中,步长制药达到58.81%依然居于同行可比公司之首。2018年,云南白药、天士力、珍宝岛、以岭药业等公司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分别为15.15%、15.75%、20.82%、39.23%

销售费用=行贿费用?揭秘行贿

  第二,行业龙头地位成色不足。

  一般来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会自带光环,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行业领军企业的产品,从而使企业节约销售费用。比如,万科及茅台,分别为房地产行业及酒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其销售费用都远低于行业销售费用占比均值,分别约为行业均值的1/2、1/5。

  反观医药行业的龙头恒瑞医药,不但销售费用占比没有低于行业均值,反而高出行业均值11个百分点。

  我们不禁要问:你这个龙头老大,地位不咋地呀?

图:2015-2019年恒瑞医药、贵州茅台及万科销售费用占比与其所在行业均值比较图:2015-2019年恒瑞医药、贵州茅台及万科销售费用占比与其所在行业均值比较

  第三,研发费用低下,企业粗放型增长。

  销售费用占比居高不下,这样,在保持相同盈利的情况下,真正可以提高企业持续发展的研发费用还能剩多少呢?

  步长制药自2017年开始有研发费用数据,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4.22%,低于行业均值5.95%。销售费用过高,势必压缩研发投入金额,而通过销售费用提升的业绩往往是不可持续性的,这就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

  第四,学术会议盛行,有人忙着收钱,药企在忙着送钱。

  医药企业行贿费用大多计入"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

  而发生行贿丑闻的恒瑞医药,2019年"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高达75亿,占销售费用总额的88%。

图:2019年恒瑞医药年报附注图:2019年恒瑞医药年报附注

  2019年,步长制药"市场、学术推广及咨询费"高达76.5亿,占销售收入比重高达95%。这意味着步长制药2019年平均每天花费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高达2000多万元。

销售费用=行贿费用?揭秘行贿

图:2019年步长制药年报附注图:2019年步长制药年报附注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药企,每天是忙于药物研究,还是参加各种会议呢?相应地,与这些药企打交道的相关机构和人员,每天是忙于学术研究,还是在忙着数钱呢?

  证监会发审委在审核医药企业IPO时,商业贿赂问题几乎是关注的首要问题。那么,作为我们普通投资者,要不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从而规避"贿赂雷"呢?

  这里,明说资本提醒大家,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药企报表是否异常:关注企业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是否异常;通过财务报表附注查看销售费用主要内容是否异常;对比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是否合理,看企业以什么赖以生存。

(来源:明说资本)

来源:明说资本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