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南方都市报 6656阅读 2021-11-24 09:48

  商务部网站11月23日消息,商务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积极扩大进口、优化出口,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外贸高质量发展将努力实现五大目标。具体包括:

  贸易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货物贸易规模优势稳固,国际市场份额稳定,进口规模持续扩大,外贸主体数量稳中有增。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协调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发展更加协调。贸易业态模式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数字化水平快速提升。绿色贸易在绿色转型中走在前列。

  畅通循环能力进一步提升。内外贸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能力逐步增强。贸易通道更加畅通。国内国际贸易规则衔接更加紧密。法律、物流、支付、结算等支撑体系更加完善。

  贸易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达到更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稳步构建,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更加紧密,与全球贸易伙伴关系更加牢固。

  贸易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能源资源、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进口来源更加多元。贸易摩擦应对、出口管制、贸易救济等风险防控体系更加健全。

  《规划》提出,展望2035年,外贸高质量发展将跃上新台阶。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进出口更趋平衡,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达到全球先进水平,维护全球贸易合法合规,对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体系改革贡献更加突出。

  《规划》还提出十项重点任务,分别是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构建绿色贸易体系、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深化“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强化风险防控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摘要)

  01 优化货物贸易结构

  重点举措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完善办展办会模式,促进展会、外交、经济、人文“四合一”,持续打造国际一流博览会。坚持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高水平论坛定位,聚焦前沿问题,凝聚多方共识,形成虹桥智慧。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创新体制机制、商务模式,积极探索综合展的专业化发展路径,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进口出口融合、展览活动融合。展示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产品升级的最新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力、辐射面。发挥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在更高层次上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外贸创新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围绕“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定位,培育一批监管制度创新、服务功能齐全、交易模式灵活的进口示范区。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重视农产品及资源类产品进口,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服务进口。优化进口产品营销模式,支持发展进口新业态,提高监管便利化水平。

  贸易双循环企业培育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培育约500家首批贸易双循环企业。以国内国际市场协同相促、创新驱动突出、竞争实力强劲、带动作用明显等方面为重点,总结成熟经验做法,引领更多外贸企业成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体。

  边贸富民强边工程。加快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落实好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政策并做好评估工作。实施“百企入边”计划,吸引逾200家企业到边境地区开展落地加工。全面落实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负面清单制度,扩大进口商品种类,满足落地加工企业原材料需求,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在边境地区培育3-5个特色商品商贸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边贸商品市场申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提升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与重点国家新建、重启边贸工作组。

  02 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重点举措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点在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促进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监管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政策支持,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提高服贸会发展质量,强化服贸会在引领行业全球前沿理念、先进技术、创新成果、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市场吸引力、国际关注度和全球竞争力。完善服贸会发展机制,健全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办会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贸会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推动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将服贸会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展会。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推动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搭建服务贸易领域行业协会、市场主体、专业机构等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开展各国政策对话、经验交流与务实合作,培育多样化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

  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完善促进政策体系,做大做强文化、数字服务、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总结推广基地建设经验。在知识产权服务、语言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农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研究新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引领带动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服务外包转型升级行动。培育一批信息技术外包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设计中心。鼓励更多中西部地区城市申请创建示范城市。赋予示范城市先行先试和制度创新功能,推广一批示范城市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

  03 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

  重点举措

  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跨境电商“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规则和标准建设专项行动、出海专项行动、创新专项行动。培育一批全球领先的跨境电商企业和产业园区、一批高质量交流载体、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跨境电商国际规则探索和标准建设。发挥跨境电商优势,有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打造数字化外贸供应链,为企业出海、产品出海、品牌出海提供便利,推动生产、服务、营销、业态模式等创新。

  海外仓。实施海外仓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推广经验做法,强化主体培育,推进标准建设,加强人才培训,鼓励引导多元化建设海外仓。支持海外仓对接各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国内外电商平台,推动数字化发展。优化物流协作,深化国际合作,完善覆盖全球、布局合理的海外仓服务网络,探索创立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深化与境外上下游企业互利合作。

  04 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

  重点举措

  数字强贸工程。构建贸易数字化“点、线、面、区”立体发展格局。培育贸易数字化先行企业,在全国遴选创新潜力大、竞争力强的贸易数字化转型企业,打造标杆示范。实施贸易数字化“牵手”计划,加强贸易数字化服务商与外贸企业对接,帮助广大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数”行动,提升基地数字化水平。打造贸易数字化领航区,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创新政策、完善规则、营造环境。

  05 构建绿色贸易体系

  重点举措

  绿色贸易推进行动。围绕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贸易发展方向,从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研究建立绿色贸易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指标为导向,开展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监管统计。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地方的作用,培育一批绿色低碳贸易主体,打造一批绿色低碳贸易平台,加强碳足迹追踪监测,促进我绿色贸易规模、质量不断提升。

  绿色贸易促平台。选择条件成熟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产业集聚区先行先试,研究设立一批低碳贸易示范基地,支持基地完善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革新技术工艺、采用绿色原料,引导基地企业加快贸易绿色低碳转型。

  06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重点举措

  内外贸一体化促进行动。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搭建转内销平台。支持国内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构建高效畅通的全球物流网络。加强数字化改造对接,实现生产端到消费端数字直连。

  “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平台市场化发展,完善“三同”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公示渠道,构建平台信誉维护体系,保证平台信息公开、透明、公正。加强与各商业平台信息对接、数据互通,改善平台使用体验,广泛宣传“三同”对行业价值提升成效,强化服务企业功能。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动基地创新公共服务,孵化培育电商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基地设立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实训基地,鼓励电商平台及企业通过开辟专区等方式,积极开展出口转内销、扩大进口,协同发展国内国际业务。

  07 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重点举措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采取设立基地工作服务站、委托行业商协会、专业公司或基地龙头企业等形式,为基地企业提供拓展国际合作、品牌培育、宣传推广、业务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每3年对基地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搭建基地合作和交流平台,促进基地间对口合作。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国家经开区创新提升,推广产业链“链长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研发、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外贸产业从东部地区积极有序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开区转移。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深入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关键产业链,培育一批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完善现代供应链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供应链风险监测与预警分析,推动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体系。

  国际营销体系建设行动。重点推动汽车等行业品牌企业建设国际营销服务网点,探索建设备品备件库、检测维修平台、技术服务中心等。实现境外营销服务网点覆盖全球100个主要市场。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达到15家左右。指导地方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工作交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行动。培育一批区域间合作互济的加工贸易产业园。新认定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择优认定若干示范地。加强产业对接合作。鼓励地方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给予更加灵活的土地、财政等政策支持。

  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推动贸易与投资、贸易与产业融合发展。以外资促外贸,支持地方健全“产业链图谱”,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稳链固链强链,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以对外投资合作促外贸,提高对外投资合作水平,完善境外生产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商品、服务、技术和标准出口。

  08 深化“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

  重点举措

  对外贸易畅通行动。推进机制畅通,用好已建立的双边贸易畅通工作组平台,推动商建更多贸易畅通工作组,做到应建尽建。推进渠道畅通,鼓励地方、行业搭建可覆盖全国的线上展会平台,鼓励赴重点市场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推进物流畅通,促进构建与外贸规模相适应的国际物流体系。推进结算畅通,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