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来德闯出OLED国产化发展之路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805阅读 2025-07-30 01:31

Ai快讯 当下,显示技术加速迭代,OLED屏幕成为新型显示领域技术支柱,引领“视”界革命。在这一赛道上,走过20年春秋的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先驱者。从2005年吉林大学实验室起步,到2020年成为国内“OLED材料设备第一股”、吉林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再到跻身国内少数既掌握OLED材料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又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如今的奥来德已成为OLED产业链上游的代表性民营企业,构建“材料 + 设备”双轮驱动的发展业态,助推国产OLED实现自主可控。在奥来德成立二十周年、上市五周年之际,《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奥来德工厂,探寻其成长密钥。

OLED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国内投资多集中于中游面板制造环节,而上游的有机发光材料、蒸镀机设备等因技术门槛高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奥来德围绕OLED有机发光材料及蒸发源设备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前瞻性布局了PSPI材料、封装材料、钙钛矿材料、PR材料,以及8.6代蒸发源设备、小型蒸镀机、钙钛矿蒸镀设备等产品。

2005年,全球OLED产业发展重心主要在日韩,中国的OLED产业几乎从零开始。奥来德创始人、董事长轩景泉接触到吉林大学超分子实验室的OLED材料项目后,组建研发团队,并于当年6月成立奥来德。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匮乏、人才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设备差距大,前五年投入超5000万元研发却毫无进展。直至2010年,韩国三星推出首款OLED屏手机,轩景泉带队赴韩考察后,奥来德发展路径逐渐清晰。此后,奥来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拿下高纯度有机发光材料量产技术,让多种材料实现国产化。2024年中国企业在全球OLED市场的整体份额突破40%,奥来德自上市以来材料业务连续五年营收稳健增长。

从材料端看,OLED发光层材料供应被美、德、韩、日等国厂商垄断,国内终端材料制造工艺发展受限;从设备端看,优质蒸镀机及蒸发源成为国内企业难以触及的“高地”,导致国内面板生产良率长期在低位徘徊。为破局,2012年奥来德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开启蒸发源自主研制工作,2017年10月6代线蒸发源投入量产,迅速占领市场,打破国外垄断。奥来德至今仍是蒸发源唯一国内生产商,推动我国OLED面板产业实现关键部件自主可控。

奥来德自主研发的材料具备高量子效率、高亮度、长寿命等优势,形成“材料—设备”协同迭代机制,“工艺倒逼材料升级”,攻克红光、绿光等材料量产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对OLED核心材料的绝对控制。截至目前,奥来德累计申请专利超1000项,发明专利占比超90%,产品和技术实现国内面板企业全覆盖。公司与面板厂商深度融合,共享工艺数据、组建联合研发团队,缩短设备迭代周期,提升材料利用率。2024年首季,国产OLED屏幕产量首次反超韩国,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在OLED制造中,真空蒸镀机是关键核心设备,蒸发源性能对产品良品率起决定性作用。全球OLED产业向中大尺寸应用领域突进,奥来德以两大路径实现行业新跨越:一是提前布局高世代蒸发源技术开发和储备,进入钙钛矿电池设备和材料领域;二是围绕产业前沿需求,对下一代发光材料及关键高分子功能材料进行技术布局与储备。

今年7月,奥来德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北湖OLED材料新工厂正式开工,该项目是长春新区2025年重点护航的“一号工程”,将开展OLED显示用关键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助力OLED全产业链安全可控。业内认为,奥来德有望持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在关键材料领域突破壁垒,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