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文化上半年净利缩水近9成,姜祖功家族掌舵困境仍未解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靳文雨 9.8w阅读 2025-08-26 16:47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作为一家在建筑装饰与文化娱乐领域均有布局的企业,聚力文化(002247.SZ)于近日交出了上半年业绩答卷。

2025年上半年,聚力文化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65.3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9.34%。

对于业绩变动,报告指出两大主要因素,一是2025年上半年,市场需求下降导致公司订单量下降、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主要产品的平均单价亦有所下降,营收下滑。

另一方面,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2024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由于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北京腾讯达成执行和解冲回前期计提的腾讯案损失2.36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聚力文化的前身为帝龙新材,于2000年1月成立,由姜飞雄的父亲姜祖功创办。公司早期专注于装饰材料领域,主要从事装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帝龙牌”装饰纸、浸渍纸、金属饰面板和阳极氧化铝卷板四大系列产品。

2008年6月,帝龙新材成功登录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中国装饰纸行业中的首家上市企业。然而,上市后的帝龙新材并未如预期般实现高速发展,业绩增长逐渐乏力。

在2013年-2015年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50亿、8.67亿、8.95亿,同比增长速度从21.50%逐年下滑至3.24%。面对主营业务发展的瓶颈,公司管理层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2015年,资本市场掀起了上市公司并购游戏产业公司的热潮,帝龙新材也顺应这一趋势,决定跨界转型。2016年,公司以3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主要从事游戏开发与发行的苏州美生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此次收购使得帝龙新材形成了高达约32亿元的商誉,同时公司正式转型为“装饰+游戏”双主业模式,并更名为聚力文化。

收购完成后的初期,游戏业务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利润增长。2016年当年,聚力文化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4.33%和341.37%,2017年更是实现扣非净利润超过5亿,达到历史最高纪录。

但好景不长,进入2018年下半年,聚力文化的业绩出现了巨大转折。该年公司业绩大变脸,29.65亿元的商誉减值直接导致净利润亏损28.99亿元。

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游戏业务收入下降、建筑装饰贴面材料业务毛利率下滑以及子公司美生元的巨额商誉减值。受此影响,聚力文化的市值大幅缩水,股价从2018年中旬的11元左右一路下跌。

在公司发展历程中,聚力文化的股权结构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动。2017年12月,帝龙文化(彼时聚力文化尚未更名)第一大股东帝龙控股及股东姜祖功与揽众天道签订协议,将持有的合计8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作价13.75元/股转让给宁波揽众天道,作价11亿元。

股份转让后,公司陷入无控股股东和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2017年12月,余海峰全票当选为公司董事长。然而,之后余海峰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不断质押套现,并侵占了聚力文化1.57亿元的资金,最终“远遁”美国。之后姜祖功家族重新成为聚力文化实控人。

截至当前,姜祖功持股10.09%,为聚力文化的第一大股东,西藏恩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5.88%的持股比例紧随其后,为第二大股东。卜静静持股比例为5%。姜飞雄与女儿姜筱雯分别持股4.35%、4.14%,姜飞雄的姐姐姜丽琴持股1.76%。

从此次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来看,聚力文化的经营业绩依然面临挑战。从盈利质量指标来看,净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53.24%降至6.22%,下滑幅度达47.02个百分点,不过毛利率倒是从20.81%微升至21.86%,净资产收益率为3.72%,同比下降了39.26个百分点。

值得一说的是,聚力文化还面临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因原旗下子公司美生元年度报告虚假记载,预计需赔偿304名投资者合计损失3111.20万元。这源于美生元在2016-2018年虚增收入、利润,导致聚力文化对应期间财务数据及披露信息虚假记载,相关责任人被罚。

相关标签:

家居K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