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王敏
上海八批次土拍199亿收官,再出新“地王”。
10月20日,上海2025年第八批次土地出让正式开拍,共推出6宗地块,分布于徐汇、静安、杨浦、宝山、松江五个区,起始总价约185亿元,最终地块全部成交,3宗地块溢价成交,3宗地块底价成交,共揽金近199亿元。
至此,上海八批次土地出让总金额累计达到1233.37亿元。若算上协议出让地块,截止10月20日,上海土地成交总金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
从房企来看,八批次吸引了中海、保利发展、保利置业等20余家企业参拍,央国企仍是主力。
这场土拍,最耀眼的当属徐汇滨江地块。起始楼板价就高达13.5万元/㎡,引来中海、保利、招商蛇口-西岸集团-滨江集团联合体三方厮杀。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时隔十年以来,滨江地产再次出现在上海土拍,但是很不幸没有拿到地。
最终,中海以44.65亿元将其收入囊中,成交楼面价14.85万元/平方米,溢价10%,刷新同板块绿城潮鸣东方的“地王”纪录(约13.5万元/平方米)。
业内普遍预测,项目大概率会打造洋房 部分叠墅的高端产品线,售价有望剑指20-25万元/㎡,将成为徐汇滨江的又一顶豪标杆。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推出的6宗地块均无中小套型比例要求,标志着执行近二十年的“7090”政策迎来实质性调整。该政策曾长期主导上海新房市场供应结构,而此次解绑“中小套型限制”,被视为与当前改善型需求高度契合的市场化举措。
在业内机构人员看来,上海本轮土拍持续释放优质地块,结合9月出台的“好房子”建设新政,此次出让地块具备较高开发潜力。但同时,此次土拍整体溢价率维持在15%以内,说明市场热度在趋于平稳。
丁祖昱分析称,以上海为代表的高能级城市优质宅地出让频次下降,也是土地市场热度下滑的重要原因。随着九批次地块信息出炉,上海供应端明显迎来结构性调整,前期核心板块已积累相对充足的潜在库存,出于控制库存规模的考量,增加了外围区域土地供应,部分房企将迎来“捡漏”机会。
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统计,2025年上半年,上海总价3000万元及以上新房成交套数为1096套,观察历史数据,上海已连续两年该类豪宅交易超过千套(其中2024年为1542套),此外上半年亿元豪宅交易套数共计15套,这些数字说明顶级豪宅的购买力非常强。
据克而瑞重点统计的30个城市土拍数据,2025年前7月重点溢价成交地块比重达30%,为近三年新高,较2024年增加12个百分点;溢价地块的平均溢价率亦有明显提升,2025年前7月为26%,几乎较过去两年成倍增长。
分城市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居第三位,土地出让金约1035亿元,同比增长39%;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的为杭州,土地出让金总额已达1304亿元,同比增长62%;北京以1121亿元的土地出让金额位居第二,同比涨幅11%。
整体来看,投资百强前9月拿地货值、金额、建面均同比上升。
据克而瑞数据,截至9月末,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百强之和分别为17958亿元、9600亿元和6944万平方米,货值同比增长33.2%,金额同比增长53.3%,建面同比微涨5.4%。
也就是说,即便剔除上海徐汇区东安新村旧改“巨无霸”地块带来的影响,总规模趋势仍是同比增长的态势。
业内认为,进入四季度,预计土地市场的供应将有所增加,短期内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态势或将延续。
相关标签:
乐财札记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