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0月24日,在2025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石化工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24年全行业营业收入达16.28万亿元、利润总额7897.1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46.9%、53.2%,产业体量扩张。全行业进出口总额9488.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53%,国际竞争力提升。
我国石化行业面临全球经济格局变革、供需失衡与绿色低碳转型等挑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汝新指出,石化行业处于“五期叠加”局面,即需求换挡期、格局重构期、政策规制期、技术突破期和资本分化期。
莱晟特高级副总裁克莱夫·吉布森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石化装置平均利用率降至80%以下,利润率处于历史低位,产能增长速度长期远超需求增长。他预测,未来石化行业产能增长浪潮将推迟利润率复苏,行业需进行合理化调整。
当前,石化行业增长逻辑重新定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表示,过去集中布局、建设,新投资、新项目是新增长;如今,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绿色低碳转型、结构高端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才是新增长。
李汝新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强调行业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绿色低碳为底色,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以开放合作为路径。
李云鹏强调,要清醒认识外部环境波动、低碳转型、高端供给不足等挑战,把握结构升级、技术革命、市场扩容等机遇。以变革应对变局,以创新破解难题,为“十五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谈到“十五五”时期我国石化行业规划,李云鹏表示,石化行业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石化强国,构建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推动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
李云鹏建议,一是攻坚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升级新技术;二是加快绿色转型,构建低碳发展新方式;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集群发展新空间;四是锚定一流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力量;五是深化数智赋能,夯实安全发展新根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产业生产国和消费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被视为关键增长极。英威达亚太区尼龙上游业务副总裁李凯表示,当前产业链重构是“再全球化”,创新需要生态系统合作,中国扮演重要角色,该公司过去10年在华投资超140亿元。
标普化学品、衍生品、塑料及材料板块全球副总裁Andrew Neale提到,尽管石化行业短期面临挑战,但电气化、人工智能等长期趋势将推动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长,中国在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与投资有吸引力。
克莱夫·吉布森称,未来石化行业增长潜力集中于中国、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一体化和差异化”是企业保持韧性的关键。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成为必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表示,国际产能合作核心是让全球资源、技术与市场衔接融合,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增长动能。
欧洲化工理事会总干事、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马克·门辛克提到,欧洲化工行业面临能源成本高企、竞争力下滑等挑战,呼吁加强中欧合作。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战略与投资部副总裁葛友根分析不同区域特点,指出呈现“中国卷、欧洲关、美国猜、中东买”态势,强调国际化要服务公司战略,在“十五五”规划中践行国际国内并重的整体平衡战略。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