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七大产业,600+企业下周参加深圳招商大会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星岛环球网 1662阅读 2025-11-28 20:26

《星岛》见习记者 屈慧 深圳报道

11月28日上午,深圳市政府召开2025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据悉,本届大会将于12月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以“开放链全球,创新领未来”为主题,打造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投资合作平台,进一步强化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的作用,提升全球资源吸引力与辐射力。

《星岛》从现场了解到,本届大会将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企业及机构参与主会场活动,其中超200家为世界500强及跨国企业。

图片

七大主题精准对接,多维活动强化实效

本届大会聚焦AI终端及软信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高性能新材料、金融、文旅与商贸、海洋经济七大领域组织主题招商活动,将邀请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共话产业趋势与投资机遇。

在人工智能领域,两场专题招商活动将以“成果展示+主题推介+机遇共享”形式,全面展示深圳产业基础、政策支持与资源布局,覆盖开放联动的产业生态,集中展示新锐企业成果,并组织政策性基金与创投机构现场对接,强化产业对接实效。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谭岱介绍,深圳将在已开放近200个“城市+AI”场景的基础上,再新增100个开放场景,在工业、建筑、医疗、教育等领域打造“开源鸿蒙/ RISC-V”标杆应用场景,让企业的技术得到验证、产品得到应用。

金融专场活动上,将集中展示深圳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多维度呈现金融国际化水平与创新活力,邀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外资金融机构分享深圳金融创新实践。

此外,深圳各区(含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及前海、河套精心设计了13 条投资考察线路,邀请嘉宾实地感受深圳的发展氛围、创业生态和营商环境。

图片

打造“营商森林”,年研发投入2453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底,深圳经营主体总数达459.21万户,总量与创业密度均居全国首位。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许云飞表示,目前深圳既拥有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参天大树”,也培育了133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2.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主力林层”,构成了“营商森林”生态的主体。

研发投入方面,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邵钢介绍,2024年深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453.07亿元,总量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城市第二;R&D 经费投入强度 6.67%,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比 93.5%,居全国城市第一。“深圳 - 香港 - 广州”科技集群登顶全球榜首,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和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

文旅产业方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表示,2021年至2025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566亿元增长至约3200亿元,增幅24.7%;旅游总收入从1599亿元提升至约3000亿元,增长87.62%;体育产业总产出从1271亿元增至约2300亿元,增长80.96%,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图片

340家世界500强投资深圳,高技术外商投资升五成

深圳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外商投资数据表现强劲。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已来深投资,累计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340家。

2025年1-10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297亿元,同比增长8.4%;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万家,美国杜邦、法国德高、英国BP石油、瑞典海克斯康等知名外资企业纷纷在深新设或追加投资。

外资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1-10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超100亿元,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尤为显著,达 52.7%。

金融机构纷纷布局深圳。今年以来,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招银金融投资公司等11家重点金融机构落户深圳;7只银行系 AIC 试点基金落地,规模达221.6亿元,居国内首位,另有8只拟落地、金额161亿元;摩根士丹利基金、瑞银基金销售顺利完成增资。

截至目前,深圳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共592家,今年新增15家;多项有影响力的“首单”业务落地,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上市获受理;国内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全国首单数据资产证券化产品顺利落地。

图片

据《星岛》了解,今年已是深圳连续第7年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在2024年大会上,共洽谈签约项目超400个,涉及投资额超9000亿元,超700家企业及机构参会,为全球投资合作搭建了高效桥梁。

来源:星岛环球网

相关标签:

星岛环球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